2)第343章 小病,这是倒打一耙?_苟在诊所练医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肠镜看看。根据我的经验,您这个应该不是什么大病,有可能存在肠道息肉、溃疡之类的问题。不过这个病不能拖延,因为现在已经出现了出血症状,要是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导致问题变得非常严重,甚至癌变。

  一个肠道息肉从出现到癌变,可能需要五六年时间,甚至更久。

  但是当它破烂出血的情况下,因为肠道内的环境特殊,伤口愈合会非常缓慢。肠道不停蠕动,相当于反复刺激它,可能只需要几个月时间就能让它变成恶性肿瘤。”

  李敬生根据患者描述的症状,以及大便形状,腹泻次数,便血出现的时间等等信息,进行综合诊断后,他认为是大病的可能非常小。

  患者的血压正常,体温正常。

  如果是肠癌,很可能伴随低烧之类的症状。

  临床上,长期低烧的患者最容易中头奖。

  因为发烧其实是身体的免疫系统在透支性工作。可以理解为加班加点的意思。

  它需要调动体内细胞中储存的能量,才可以让身体发热。

  长时间低烧,相当于免疫系统长时间处于透支状态。

  这本身就容易引起免疫系统崩溃。

  就像人太过劳累,会出现疲乏、没力气、犯困、饥饿等等问题。

  人体的免疫系统极为复杂。

  它长期透支状态,很容易让部分免疫机制处于超负荷状态,或者罢工休息。这时候就会出现免疫漏洞,疾病也就趁虚而入。

  各种疾病都找上门来了。

  所以,当一个人长期低热不退,这时候一定要警惕。很可能是大病来临的信号。

  这位大哥的体温正常,饮食也正常,就只是腹泻与便血,看似很吓人,实际上有可能只是一个小问题。

  李敬生个人认为是息肉的可能性最大。

  结肠已经处于下消化道的近末端部分了。它出现溃疡的概率反而比较小,但是它最容易出现息肉。

  胃、十二指肠、回肠,反而更容易出现溃疡。

  这是它们的工作性质决定的。

  食物经食管进入胃里面,开始打磨、消化。

  胃液中含有强酸,它具备很强的分解消化能力。过多的胃液进入十二指肠等部分,再加上食物残渣有可能带去的伤害,粘膜层遭到破坏后,它就容易出现发炎,然后溃疡。

  根据李敬生的临床诊断经验,溃疡更易发生在上消化道与回肠。

  息肉则更容易出现在直肠、结肠等部位。

  便血的颜色可以大致推断出血的部位。

  如果是黑便,那很可能是上消化道或者回肠上端。如果出血的颜色鲜艳,则更有可能是肛门、直肠、结肠这些地方。

  因为鲜血流出来以后,它与空气接触的时间越久,颜色越深。

  这个大哥听说不是大病后,高兴的走了。

  表示第二天去医院查个肠镜。

  李敬生告诉他,做肠镜要先预约,头一天晚上需要禁食。

  不然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