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7章 会面崇祯帝_蜀山之大道独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7章会面崇祯帝

  紫禁城的一座宫殿里头。

  崇祯皇帝正一脸郁闷的看着眼前的奏章,高迎祥、不沾泥等人在西北起义,特别是高迎祥,竟然已经笼络了二十万人,自称三十六营,民间人人都称他为闯将。

  这倒也罢了,偏偏关外还有努尔哈赤,十几年前创立后金正在虎视眈眈!等他看完这份奏折更是气的把那茶盅一下子掷在了地面上,发出一声巨响。

  “孔友德这个见利忘义的贼子,竟然胆敢背叛我大明投靠后金,实在可恶。一介矿工出身,若不是我爱财,又怎会提拔他到这种地步,竟然还连夜带着一万七千个精兵和二十多门红衣大炮一起投奔大金?简直可耻!可恨!告诉黄龙和尚可喜给我狠狠盯着那后金,务必不能让那后金入关!”

  接下来的奏折,崇祯皇帝越看越头疼,不是那里发生了大旱,就是哪里发生了洪涝,又或是蝗灾严重,粮食颗粒无收等等怨言。

  其中前兵部尚书吕维祺上书道:“……村无吠犬,尚敲催征之门;树有啼鹃,尽洒鞭扑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

  看上去,他们大明国祚即将摇摇欲坠。他心中又岂会对如今情况不了解呢?但是他仍旧抱有一丝希望,认为自己才能一定可以挽救于大明创立中兴之举!不会让祖宗的江山断在自己手上。

  就在这一时候,只见有一太监缓缓走到他的近侍王承恩身边悄声说了几句,那王承恩示意退下,而后缓缓走到崇祯皇帝旁边,对着崇祯皇帝说道:“陛下大喜。”

  面对这个自己最信任的大太监,崇祯瞥了一眼,冷哼道:“有什么可惜的?你没瞅着吗?这么多奏折,无一不是百姓的血泪和我大明即将可危的国祚,又有什么可庆贺的?”

  王承恩急忙解释道:“适才皇城兵马司传来消息,说是在城西有两位仙长,调理鼠疫,现如今满城百姓好了竟有三四成,故此才在这里庆贺陛下。”

  崇祯皇帝听到这句话,终于才平息了怒气,反问道:“此话可当真?莫不是那群奴才想要诓骗领功?”

  “此种大事,又岂能儿戏?自两年前起,各地北方便有鼠疫横行,今番终于遇到一个能人可以治理,此乃天佑,我大明即将转运至鸿兆啊!”

  崇祯皇帝听到此话,也顿时鼓舞了士气,将刚刚的阴霾一扫而空,双眼放光,大喜道:“若真是这般,定然是天佑我大明!速速去将那两位贤人请进宫中,朕要好好嘉奖。”

  二人沾沾自喜,却全然不知即使是属于能够治理,可那剩下的旱灾、涝灾、蝗灾又该如何是好呢?更何况其百姓黎民又该如何?

  不一会儿,便有一队兵马带着奖赏浩浩荡荡赶往城西,等他们赶到之时,只见那里一座小小的草庐,可却有一排排的病患正躺在那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