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九章 妥协_大周浮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葵丘城,城守府。

  拿下葵丘城已有近一个月,气渐渐冷了下来,已是快要入冬了,这些来,黎珩一直在城中修身养性,享受上了一城土皇帝的腐朽生活,毕竟就黎珩自己手中这点兵力没有必要再去前线拼命,该拿的功劳已经拿到了。

  要是黎珩再到前线去,立下新功,陶家也不会再开出更高的赏额,最多不过是些金银赏赐,若是不心翻了船,好不容易攒的这点家底可就难保了。

  眼下的形势对黎珩来,是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

  当然,也不是黎珩大半个月来就真的什么都没做。

  这些每个路过葵丘的援军将领都收到了黎珩的宴请邀请,毕竟后续的援军可不是一开始的老弱病残,皆为各家的精锐,领队主帅自然也是各领中有头有脸的人物,在他们面前混个脸熟很有必要。

  若是当没有路过葵丘的援军队伍,黎珩便举办内部的宴会,与各领派来的领兵子弟拉拉关系。

  几次宴会下来,除了少数是家中独子,必须继承原来家族封地的,这些士族子弟大部分都向黎珩表达了效忠之意。

  毕竟这些被派到黎珩军中的士族子弟,大部分都是没有继承权的家中次子,投入黎珩麾下另立分家,想来他们背后的各家主事人也乐见其成。

  士族之家的继承问题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规矩,即实行长子继承制,除非长子实在不成器,才会另立其余子弟为家族继承者。

  这套规矩有力保证了士族们家业传承不绝,不会越分越,但也造成了非嫡长子成员的悲惨命运,资源匮乏的士族会直接将次子送出家修行,如黎珩的前身。

  资源充足的大士族中出身的次子,还能有修行资源配额,待成年后离家另寻机会,其中部分或许在某次战役中立下功绩,得到所投效的主君赏赐的封地,但绝大部分离家的次子终其一生也没有获得一块封地,最终郁郁而终。

  若是与嫡长子关系好,也许还能留在家族里任个一官半职,就如同陶闵一般,如此也比大部分士族成员也是强多了。

  黎珩现下如此年轻便已展露锋芒,手下又没有什么班底,因此这些子弟自然也是愿意投效,很多士族的发迹史就是一开始跟对了主家,等自己的主君发了家,带着麾下的亲信家族一起鸡犬升。

  就在黎珩于葵丘城大办宴会日日欢歌之时,攻入叛军根据地的陶闵并不好过,虽然已经将各领乱军主力一网打尽,但也许是举兵谋逆的南部诸族知道绝无幸理,平叛军后续受到抵抗依然异常激烈。

  这大半个月来,一路攻城拔寨下来,各军都是损伤不,若不是后续各领援军不断,此时人已经打光了。

  陶闵在后续几里,与其是全力平叛,不如是被来援的各领援军架着走,在各族眼中,平乱已经不是问题,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