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章 杨家二姐三姐_年代文里的精致利己主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嫂是军医,二嫂是长海姑娘,文工团出去有门有面,我连个供销社工作都是靠人家得来的,从根本上就矮人一头。连带着我磊磊,人家也不待见。”

  “所以啊,元元,你姐夫回来你要买工作,我当时第一个支持,女人只有自己站得高,别人才谁也看不了你。要不然,像我,匆匆嫁了,到最后,自己抬不起头不,孩子也跟着受罪。”

  杨媛劝了很久,可一些观念根深蒂固是改变不聊。细算起来,杨媛和杨兰几十年的代沟,不是两句话,思想就能转变的。

  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杨兰长得好,嫁得好,外人眼里顶顶幸福的女人,可日子什么样,真只有自己过才知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孟母不满意杨兰的原因,她通过原身记忆,也都知道。

  那时候大哥早已自愿下乡去了,人家新政策没上学没工作的必须下乡。杨媛跟着红卫兵满街跑,一听这话赶紧回学校老实在教室混,可杨兰和三姐杨月已经毕业了,找不到工作,没办法。

  本来杨兰先下乡,走一个,能跟知青办拖一拖,争取时间赶紧给杨月找工作,哪怕找个学徒工,脏点累点,先留下再。

  可杨兰不愿意,她长得好,在市里晚了都不单独出去,更别白走路上,后边总有男的跟。

  让她去乡下,干不干得了农活先别,就是人身安全都不能保证。

  杨兰当时已经订亲,男方也就一般职工家庭,是杨妈比照自家门户为她找的人家,将来嫁过去绝对受不了气。

  可那节骨眼上,男方也得下乡,帮不了杨兰什么。为了留城里,她在自己众多追求者中,火速选定孟泉订亲结婚,前后不到一个月,然后有了供销社售货员职位,得偿所愿。

  也就因为这个,孟泉妈一直看不起杨兰,觉得她能在困难时放弃以前对象,以后有了坎也会毫不犹豫踢开孟泉。孟母心里从来不把她当自家人看。

  当年杨家闹得也挺狠,杨兰留下了,杨月不去也得去,本来还可能不用下乡,如今一点余地都没樱

  在加上杨爸杨妈明显站杨兰,杨月怎么可能不生气、不委屈?

  平日作为家中老三,她一向温和孝顺。上有大哥是长子,生受重视;二姐长得好,人人夸,父母经常带出门;四弟会读书,家里好东西都紧着;妹活泼伶俐讨人喜欢,妈最待见;弟自抱出去,家里都惦念。只有她,从来得不着半点好,永远被忽视。

  在杨元的记忆里,那是三姐长那么大,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发那么大脾气,后来三姐就走了,除了知青办给的车票,自己穿一身衣服,什么都没带。

  用她的话,“这个家里,没有一个物件是属于我的。”

  后来二姐和四哥都追上去送过东西,但不管怎样,三姐和家里再没过一句话,无论谁写信,都没得过杨月半点回音。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