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6章 第 116 章_幺儿的科举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已然明白了杨兄的言下之意。

  于沈煊自己来说倘若不幸落入三甲之流,或许还有站起来的机会。然而于杨兄来讲,同进士几乎便意味着仕途的终点。

  杨兄的身份着实是个难处。

  别的不说只一个商户之子的名头便有着诸多不便。

  本朝的商业其实颇为繁荣。一方面自嘉明帝时期,海外良种的引入使得流入市场的农副产品大幅度增加。

  另一方面建立在市坊分开的制度被打破以及不再限制商品交易时间,使得商业进一步的繁荣。直至今日甚至已经在国家赋税当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这也造就了商人地位较之隋唐时期隐隐高了不少甚至拥有科举入仕的权利。于衣着穿戴方面限制也不甚严格。

  然而千百年来在上位者的刻意打压之下仕农工商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唐时刘禹锡曾经批评商人:“贾客无定游所游惟利并。眩俗杂良苦,乘时知重轻。心计析秋毫,摇钩侔悬衡。”

  柳宗元深怀平民情怀,但其对商人也是持否定态度:“咨海贾兮贾尚不可为,而又海是图。死为险魄兮生为贪夫”

  一句“生为贪夫”便是这个时代人对待商户的真实写照。

  偏见从来无处不在。

  更何况杨父之事…………终归是瞒不住的。

  真正到了官场他才明白,在这里几乎是没有什么真正的秘密可言。入馆尚不过几日,他们一甲三人的身家消息便已经差不多人尽皆知了。

  更何况杨家之事,即便过了那么久,在小镇上依旧热度不减。这还是因着杨兄这位举人老爷的关系大家这才不好明面儿上说什么。

  杨兄日后的仕途只会愈发的艰难。

  想到这里,沈煊的眉头皱的愈发紧了。

  见沈煊这副模样,杨子修反倒兀的笑了起来。本来冷淡自持的人眉眼间却端的是一片柔和神色也是难得的舒朗。

  “赫之何必苦恼。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若非这般的际遇,为兄又哪里能侥幸拜得知州大人?”

  他这般情况,日后朝堂之上,也未必都是坏处,端看如何借机了。

  这些道理,以沈小弟的聪明,自然也该明白的。方才,到底是关心则乱了吧。这般想着,杨子修眉宇不由越发的舒展了开来。

  沈煊倒是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些,他此时着实愣了一下,当初杨兄拜师之时,他并不在当场,这事儿也是事后才知晓的。

  难道其还有什么因由不成?不过既然杨兄既然连他都未曾说过,那么很大可能便是涉及到了那位蓝大人的。

  沈煊自然不会傻乎乎的去打听。

  看杨兄心有数,沈煊便已经放下了大半儿的心思。

  再不济,官场之上,他们还有对方可以同舟共济。

  两人相交多年,有些话倒也不必多说,心自有一股默契。

  相互对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之。

  送走杨师兄,沈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