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32 章_幺儿的科举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帝王端立于书案前执笔而下,然而却是迟迟未动一字。

  沈煊眼观鼻,鼻观心不敢说话。说实在的,当今这罪己诏下的着实憋屈。

  虽有若戴王冠,必承其重之说然而此时明眼人都知晓真正的大权还在大明宫那位手里。

  权力人家掌了,罪过却是自个儿受了再是个好心性儿的,怕也不会好过在哪里。此时还要在这里苦思自个儿的过失。

  想到这里,沈煊心思一动。

  “陛下,于平民百姓而言心所忧不过是天罚未尽灾祸在临。而非帝王往日之功过。”

  “陛下您仁心仁德,愿独承天怒,背负灾祸于一身,百姓们定会感恩戴德。”

  说白了便是重点转移的问题罪己诏,“罪己,罪己”也可以说是“使罪己身”。百姓要的不过是一个站出来承担天地怒火的支撑罢了。只要皇帝愿意表示独担罪业相信百姓们也根本不会在意其他。

  至于朝堂之上,那些官员们更好说了。今上此次行动迅速禁军们救下的臣眷可是不少。再则,如今朝实际掌权的还是太上,相信没几个官员揪住这点不放。

  朝政有失稳妥不就是太上行事不妥吗?

  还在沉思的天成帝眉毛一动,明显也想到了这点。

  在看沈煊的目光又多了几分赞赏。

  “沈卿所言极是,朕身为天子,自当以天下为重,若以能一身之祸免去百姓流离之苦。朕之所愿也。”

  哪怕太上余威犹在,然真正为百姓撑死一片天地的只有他一人。

  经此一役,世人皆会知晓。此番天地,早已换了新主。

  “陛下圣明,经此一事,百姓必然更加崇敬陛下。”

  天成帝脸上露出了这些日子第一个笑意。一旁的李总管眼观鼻鼻观心,在心里将沈煊的份量复又加重了不少。

  这厢沈煊前脚走出殿门,天子诏书便已下达。诏曰:

  “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若使风调雨顺,天下乂安,移灾朕身,以存万国,是所愿也,甘心无吝。”

  其内容很快随着众秀才,童生们的解读传遍京内外。

  众百姓涕泪交加,齐齐下跪。

  “陛下圣明啊!”

  “陛下真是大大的好皇帝啊!”

  “是啊,是啊,这么早便有粮食吃,有房子住,我老头子活了这么多年还没遇上过呢!”

  “想老头子我年轻那会儿子,那是眼睁睁的看着身旁的人一个个扛不住,饿死冻死在外头。”

  “咱们呐,以后日子肯定会好起来的!”一个年过古稀的老大爷热泪盈眶,双手紧紧的捧着一碗稀糠粥。光看他这般年纪,还能从这灾祸活下来。便能知晓此番天成帝少的行动有多么迅速了。

  听了老大爷的话,众百姓也有感而发,跪的愈发虔诚了起来。

  沈煊在回家之前特意到皇榜张贴之处转了一圈儿,见此场景,这才真正放下心来。

  其实这回能有这般好的效果,主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