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徐秀才_幺儿的科举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了徐秀才家门口,他爷爷先是递了拜贴。不一会儿,大门打开,便看到一个看起来四十余岁的中年文士快步走了出来,身穿着白色长袖儒士服,头带文生巾,清瘦的身材显得很是文雅。

  那文士先是对着沈爷爷微躬下身子道“沈叔,有劳您在外等候,是侄子的不是。”

  “是老朽来的突然,这怎能怪你。”

  沈煊随着爷爷被请进了门。

  客厅里只听爷爷道

  “这次贸然前来,便是为了我这个孙儿,他在读书上还算有些天赋,便想拜去侄儿你的门下。”

  说着便是一声叹息:“你父亲和我都折戟在了秀才这道坎上,但老沈膝下还有你这个出息儿子,也该没有遗憾了。”

  “沈叔真是折煞我了,区区秀才,哪里算是出息呢。”

  然后对着沈煊道:

  “这便是令孙了吧,看着是个懂事的,沈叔福气还在后头呢。”

  又问道“不知书读到了哪里?”

  “四书五经已经学过了”

  哦,徐秀才惊了一瞬,便道“我且问你几句?”

  “乐民之乐者”

  “出自孟子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沈煊快速答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释义如何?”

  这句话意思是国君以老百姓的快乐为快乐,老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快乐。国君以老百姓的忧愁为忧愁,老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忧愁。是孟子对齐宣王的柬言。

  徐秀才点点头又接连考教了好几句,见沈煊回答流利,而一些超出范围的,也干脆摇头答不会。心下满意,面上不露,只对下人道“先带世侄下去吧。”

  等沈煊出去后,徐秀才对沈爷爷贺道,“世侄甚是聪颖,您老教又的好,以后我可又多了个伶俐的弟子。”

  这便是要收下的意思,沈爷爷喜道

  “聪颖实在算不上,不过有几分刻苦罢了。”

  “沈叔不要谦虚了,小小年纪便能如此自持,总是错不了的”

  这边沈爷爷跟徐秀才叙旧,另一边沈煊便见到了未来的师母王氏还有孙子徐洲。

  只见仆从跟王氏说了几句,王氏便冲他温和的笑道“这便是沈世侄吧,长的真是精神”

  旁边徐州紧接着喊到“沈世叔”

  沈煊便赶紧上前拜道“伯母,徐士侄”许是看出他不自在的样子,王氏便让徐洲带到他院子里转转。

  徐洲看起来比他还要大两岁,已是一副小大人的样子。徐秀才独子早逝,徐州自小便是徐秀才亲自教养长大的。学问自是不错,待人接物很有一套。

  起码跟他没一会儿就聊开了。徐州还给他科普了镇上的情况。主要是可供游玩的地方还有哪家书店书籍最是齐全等等,临走前甚至还约着有空一起去踏青。

  走的时候还早,爷爷先带他去买了砚台和笔墨,充做拜师礼。

  这还不是最上等的,也一下子就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