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63 章_幺儿的科举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沈爹尚还有一分理智,那李氏可就直接炸了锅了。直接把手里还没缝好的衣裳往床上一扔:

  “当家的,儿子这不是去的府城吗?怎么好好的又要跑南边儿去了?”

  想到儿子一下跑那么远,还不知道路上会不会受罪,李氏眼泪一瞬间便流了下来。

  “说是去交流学问。”

  沈爹本来是极为生气了的,但说到这里反而心绪平了下来。儿子既然有这般志向,他这当爹的难道还能生生的阻了儿子的前程不成?

  儿子大了,总要往高处飞的,不能因为他们这些老家伙生生的折了翅膀,窝在这一方小天地。

  思及种种,沈爹此时反而劝着自家婆娘道:

  “这读书的事儿,咱们懂些个什么,再说咱儿子什么人,你这还不清楚吗?”

  “他既是要出去,怎么会不关心自个儿安全,再说这一路上都有个高手跟着,错不了的!”

  听到这里,李氏哭声一顿,又马上拉着沈爹细细的把情况说上一通。

  夫妻俩晚上几乎叨咕了一宿,临睡前沈爹还叮嘱道:

  “这事儿可千万别让咱爹知道。”

  “晓得了,老婆子我是那般没分寸的人儿吗?”公爹近几年身子愈发不好了,她哪里敢去乱说什么。

  唉,也不知道儿子如今走到哪了?路上能找到睡的地儿吗?不行,明儿个她得去庙里娘娘那里烧柱香,可得保证儿子平平安安的回来才是。

  而被众人念叨的沈煊如今已经踏上了南行之路。

  他们这地方隶属于原地带,放到现代差不多就是河南那方地界儿。

  在唐朝,那可!可是都城所在,据说前朝宣布定都于北地之时,他们这儿的官员可是闹的最凶了。无限好,尽在晋江学城无非是什么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只是真实想法如何,怕也只有那些人自个儿清楚了。

  沈煊二人在几日后行至“河南府”也就是现代的洛阳,这个曾被武皇帝以“神都”命名的府城。

  城门口,沈煊照常拿出自个儿的举人书,几乎不用任何检查便被顺利放行。这比现代的身份证可好用多了。

  当年盛唐何等煊煊赫赫,万国来朝,作为都城的洛阳更为繁盛,无论是经济还是化都处于世界顶尖水平。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在忆昔写到: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即便是有些许夸大,但也说明了当时民众的经济水平如何。

  可如今,即便是府城,怕连当时的三分都有所不及。路上的行人衣着打扮上与他当日在郡城所见到的也并无太大差别。

  当然,毕竟是原地带,交通比之其他地方也算的上是便利。虽不能跟如今的都城,或是江南相比,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可能差到哪里去。

  至少也是上水平。只是比之往昔盛景,怎么不叫人惋惜不已呢。

  本章节

  值得一提的是,再过几日便是一年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