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我们最懂规矩_文娱:穿越后,从小酒吧开始起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酒吧里,一处不起眼的卡座。

  马季端起酒杯,和对面穿西服的中年男子,碰了碰。

  台上的节奏很暴躁!

  两人无动于衷,坐得很随意。

  四十来岁的大叔,和十几二十岁的青年有所不同,看多了套路,生出了免疫,喜欢的乐风,可以躁,允许躁,又不能太燥,其中的分寸是随心,很难把握,有渐渐向往宁静的趋势。

  这是自然规律,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成熟,导致出现的变化。

  马季时刻留意着舞台的周围,忽地伸手向前面的人群里,指了指,“皓子,那就是他们仨。”

  “哦。”

  宋皓微仰起头,顺势看去,暗有诧异:“背吉他箱的青年,短发,高挺俊朗,长得还行,大学生的气质没褪去,哪有…半点玩摇滚的劲?”

  光头倒是很惹眼,身材壮实,…踩过缝纫机才放出来?

  带银链子的社会小伙,常见的摇滚乐迷,没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记忆点。

  他把玩着手里的酒杯,不露声色道:“京都汇聚了各地的人才,会缺这种卖相?”

  马季摸了摸宽松的肚皮,笑着说道:“摇滚圈,长得歪瓜裂枣的不少,有这卖相,还不突出?”

  “有理!”

  宋皓嘴角露出丝许淡笑,举杯,一饮二净。

  马季转而望向舞台中间,暗有几分担忧:“达兰的气氛,玩得这么躁,后面出场的乐队想要接招,很有难度啊!”

  地下演出的观众,大部分是乐迷,小部分是粉丝,极小部分是凑热闹、看乐子的闲人。

  乐迷与粉丝,有明显的区别。

  乐迷的关注点在作品。

  歌手或乐队的作品一拉垮,即使是死衷乐迷,都很容易翻脸,“cao,什么玩意!”

  而粉丝,更在意歌手或乐队的卖相,眼馋人家的外在条件。

  作品的好坏,对他们的影响不太大,“我家XXX很有实力,都怪写歌编曲的人水平不好。”

  至于入戏太深的粉丝,看到喜欢的歌手或乐队出了演出事故,他们会痛哭流涕安慰:“呜呜,哥哥别哭,你是最帅的。”“没事没事,小姐姐是最棒哒。”

  所以,乐队作品的好坏,在场的乐迷们,就能给出答案:

  好,气氛就燥,齐喊“牛B”,是很高的礼遇;

  不好,十几二十岁的年轻小伙,交头接耳、转身就走算是有礼貌,喝倒彩、竖中指是常事,甩酒瓶子、乱掷打火机不少见。

  最怕,冷热极端的对比!

  …

  赵阳领着两名队友去了后台,在七八道身影里,找到了一名三十四五岁的男子。

  他微弓了腰,笑着问道:“谢哥,我们啥时候上场?”

  谢添脸色显黑,留着马尾,没有展现艺术气息,反而表露了几分街头社会人的风范。

  他瞥了三人一眼,板着脸,说道:“阳子,刘大锤说你们台风不错,我TM没看过,等会听我招呼,上去试一首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