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1章 辽东属国长史_袁主","copyright":"起点中文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疑惑,但毕竟皇帝旨意已下,自己要依令而行。

  在那与异族对抗中都不落下风的军士眼里,窦武这伙人就是赤裸裸的军功,他们可不会在乎究竟是谁叛乱,只需要在最终结束的时候,有人给予他们对应的奖赏就行。

  张奂疑惑颇深。

  没有见到太傅,也没有见到本应该在此时出现的诸多官员,只有皇帝与宦官等一众聚在一起。

  面对着如狼似虎的边塞将士,窦武之北军五营的军士早已心惊胆寒。

  再加上曹节与王甫随行,率先使出攻心计。

  “今皇帝陛下旨意在此,窦武身为大将军,太后之父,却犯上作乱,肆意谋立新君,大逆不道,今又使你等叛乱,罪不容诛,若你等心怀大汉,却是要行忠军之举,便赦免你等罪行。”曹节躲在军士中间,只是拿出皇帝符节,震声狂呼。

  北军五营本就不愿与这些边塞将士作战,如今又听闻有皇帝旨意,皆是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就连窦武都没想到这曹节竟是如此的诡计多端,还没等他出言反驳,麾下将士却已经开始有人逐渐向着对方阵营跑去,有了一人的带动,那些本就心智不坚的军士尽皆选择倒戈。

  面对眼前大势已去的局面,窦武只能无力的恨声骂天,随即与其侄窦绍选择了自杀了解。

  张奂面带不安的看着眼前,身为大将军,且又是太后之父,如此权势真的有必要去选择犯上作乱嘛?张奂对自己这次突如其来的行动产生了质疑。

  当窦武窦绍等一众被尽数杀死后,曹节为了震慑那些余下的士人集团,随即选择将其头颅尽数割下,悬于东门。

  一次轰轰烈烈的反宦官行动再次以失败告终。

  同时,刘宏身为皇帝,却是对这次行动仍旧持有很大的怀疑,当事后张奂明白了其中缘由后,对于宦官们假惺惺的封赏悍然拒绝,以病托辞,随即又上书刘宏为窦武陈蕃鸣不平,希冀解除其叛臣的名声时,刘宏深以为然,对于张奂的提议他很想执行。

  而当他询问曹节等中常侍如何抉择此事时,却是从其口中得知,此事断然难从。

  故有刘宏问询,诸黄门常侍,帝不得自从。

  而宦官,如今已然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况且皇帝在手,对于天下事皆可为之。

  为了防止太后死灰复燃,曹节等假意借皇帝之手,将其软禁南宫云台,不得再参与国政。

  而又因为此次事件所被诛灭的窦氏一族,太后大权旁落,大将军窦武伏诛,其一族内已然没有能够撑得起场面的存在,也恰恰因为窦氏一族专权而没有丝毫权利可言的刘宏,分了一部分权利在手。

  于是,尝到甜头的刘宏虽然有些不情愿就这么被当做枪使了,但想起当初袁绍所说的话,打压外戚,分化世族,两党制衡,他就承认了宦官这次政变的合法性。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