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6章 对谈_袁主","copyright":"起点中文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6章对谈

  初来乍到的袁绍突然被太傅来了这么一份见面礼,忙伸手从刘长史手中接过那份书简。

  很明显。

  这是太傅陈蕃对自己的一次考验。

  也是用来验证老师李膺看人的眼光是否值得他不惜用尽余力来培养的人才。

  袁绍对此看的很明白。

  当他将目光投送到眼前的书简上时,整间屋子都开始变得寂静。

  望着李膺在书简上不留余力的夸赞自己时,袁绍的心头也是顿时涌现一股暖流流淌。

  那是老师对他的无私信任。

  自己又怎能让他老人家失望呢。

  至少对于现在这个已经被士人暂时掌握的官场局势上,除却最终领袖陈蕃外,余下者都为了能够获得更进一步的机会从而费劲一切奏章。

  而自己,在不依靠袁氏威望的前提下,也是借助了老师的名望才有了得见太傅的这个机会。

  所以。

  无论如何。

  自己也不能让老师的努力付之东流。

  哪怕这里面,身为永乐少府的老师与太傅陈蕃还有着一份私交在内。

  他明白,老师是不愿以这种方式使得太傅半推半就的送自己一官半职的。

  于是,他聚精会神的沉浸在了那封书简上。

  好在。

  这些理论中绝大多数都已被袁绍与李膺二人相互论证过,有了些许底气的他这才不显得慌乱。

  继续向下看去。

  已经完全涉及袁绍的知识面。

  对口专业。

  他本身便聪颖,加上学习新事物的速度很快,五经中的学问早已铭记心头。

  加上李膺时不时的以(大学)这门孔子及其门徒留下的遗书来教导。

  使得袁绍对于大学之道早已融会贯通。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尤为李膺所重视,每天第一件事便要督促袁绍默念此至日上三竿。

  如此日复一日下来,袁绍的心性早已经得到了升华。

  那是一种类似传承者的记忆,由李膺这类德高望重的名士言传身教下所带来的莫大好处。

  虽一时间不显山不露水,但袁绍相信,在未来的某一日总归是要派上用场的,一如李膺传授的诸多武艺。

  对于老师不辞辛劳的传授,袁绍心里是万分感激的。

  这不似主导了孟氏易传承的袁氏那般,不是学了袁氏的孟氏易就要成为其故吏门生。

  又或于未来某个时刻,当故主,乃至举主做出某种决定时。

  最起码,像是学习了袁氏孟氏易的学生不能说一定就要附和,但最起码明面上不能做出反对的迹象。

  这也是世家大族争先恐后的发展门生的缘故。

  就像,当早朝结束时。

  两个素未蒙面的同朝大臣,下朝后碰到了一起。

  两人互相寒暄下,各自都对自己所提的决策十分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