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二章大同府见大明的脊梁_我的父亲是嘉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位得罪皇上的大臣,再次回到了朝堂上,这一讯号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明显的感觉到了嘉靖的变化。

  又在建昌府住了两天时间。

  差不多所有的事情已经捋顺。

  留下了几位大臣暂代当地的官员,就再次出发往大同行去。

  接下来的路途就很安稳。

  没有谁不长眼地给皇帝难堪。

  特别是建昌的事情传播开了之后,就连各地官员迎接圣驾的时候,都更加的谨慎。

  此次皇帝出行,看中的是民生,是百姓。

  也就没有谁会劳民伤财地搞面子工程。

  大同遥遥在望。

  一群人当中,最高兴的莫过于朱载圳。

  终于到了目的地,可以好好的玩一阵子了。

  免得回京,给几位兄长们吹嘘见闻,都说不出来几句。

  在太阳快落山的时候,紧赶慢赶地来到了大同府城门口,站在城门口迎接的就是脸色苍白的秦王朱惟焯。

  若按照原来的历史轨迹。

  这一年就是他的死劫。

  而现在则是度过了劫难,身体还是差了点。

  “恭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待到嘉靖下了马车,振作了一下因为乘坐马车的疲惫,虚抬了一下手。

  “诸位平身。”

  嘉靖目光直接落在了秦王朱惟焯的身上,眼神问道:身体不好就不要出来了,朕连这点度量都没有吗?

  秦王朱惟焯眼神回道:连皇家自己都不守规矩了,难道还指望外人来守规矩?

  拿这位耿直的叔叔买有办法的嘉靖,三两步上前,扶起了身子。

  扫视一圈众人后,嘉靖的目光就落在了距离秦王朱惟焯身后一步,垂垂老矣的老将身上。

  周尚文,字彦章。西安后卫(今陕西西安)人。

  自幼读书,粗晓大义。十六岁袭职指挥同知,因屡次出塞有功,升任指挥使。明武宗时,守卫黄河渡口,抵御安化王朱寘鐇叛乱,因事被牵连下狱。

  后被释放,累升为都指挥同知、凉州副总兵。为人多谋略,擅长骑射,有“飞将军”之称。

  从他继位时起,已经征战西北差不多二十余年了。

  多次抵御鞑靼入侵,威名最盛。

  现在是大同总兵、右都督,连加至太保兼太子太傅。

  扶起了秦王朱惟焯,领一个重要的人,就是此人了。

  “飞将军,尚能饭否?”

  尽管这种君臣问话的方式,已经烂大街了,可依旧架不住有人用,还有人喜欢听。

  果然,被他扶起的周尚文,老脸激动的,胡子都开始乱舞了。

  “回皇上,臣一餐斗食。”

  嘉靖郑重的淡了点头:“往后这大同就要有劳将军看着了。”

  “臣,必不负皇上重托。”

  “你们看看吧,这才是我大明的脊梁。”

  嘉靖身后的一群文官,心中尴尬不已。

  杠杆拿下了一府之地的文官,却是丢啦大面子,现在又对武将多有嘉奖。

  想不服气,都找不到借口。

  更危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