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四章皇帝不好忽悠了_我的父亲是嘉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府宅院。

  随着各处的好消息传来,一场迫在眉睫的边患危机,似乎已经成了过眼云烟。

  于是整个大同的大臣们的关注点,就从边患战事上面,转移到了朱载坖的身上。

  巨大的财富,让任何坐下来算了一笔账的人,都是晕乎乎的难受。

  按照惯例,朝廷户部拨款,出京城,到大同,然后才会分发的各个领兵的总督和总兵手中。

  到了最后才会给各个士卒分发粮饷。

  可这一次有着明显的不同。

  士兵们的粮饷,依旧是朝廷负责,但奇妙的地方就在于,额外的银子分发却和他们任何一人都没有关系。

  在朱载坖派人押送装着银子的车队,到达宣府镇的时候,每个士卒们都发出了发自内心的欢呼。

  可官员们却是心中痒痒,看得到,摸不着。

  十万两白银啊!

  什么时候朝廷这么大方过?

  也就只有二殿下朱载坖实在是银子多得没地方花了,才想出了这种散财的手段。

  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是这种想法。

  他们也想要啊。

  士卒们为大明流血,他们这些官老爷也为了大明流过汗,区别只在于一个是在战场上,另一个则是在床上而已。

  都是为了大明而战斗。

  凭什么没有他们的份?

  奖赏士卒得先奖赏官员啊!

  官员都吃不饱肚子了,还怎么去牧民一方?

  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吗?

  嘉靖还没有从拿到望远镜之后,龙颜大悦中多享受一会,就被前来的大同巡抚赵锦,前巡抚龙大有,前前巡抚史道等一群官员们给闹腾的烦了。

  “裕王送去的银子,是裕王自己的,诸位臣公是不是想得有点多?”

  嘉靖不耐烦地反问道。

  “启禀陛下,国事之大事,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若以假人,与人政也。政亡,则国家从之,弗可止也已······”

  洋洋洒洒,差点都要把先秦左丘明的《齐晋鞌之战》给全篇背诵了下来。

  说话的人是大同府的推官文全。

  “说简单点。”

  嘉靖不是听不懂,而是不想听懂。

  这些大小官员心中藏着怎样的私心,他一目了然。

  “启禀陛下,二殿下此举,有收买人心之嫌,若是长此以往,大同上下只知有二殿下,而不知有皇上啊!”

  好了。

  这话很直白。

  就差指着嘉靖的鼻子说二殿下有谋逆之心,往后绝对会造反的。

  嘉靖冷着脸看着文全。

  “朕往日读史书,一直对功高盖主,和莫须有不是很了解其中的区别,后来慢慢的读的书多了才发现,原来都是借口,无外乎就是一群人,想要看着一个人去死。

  而不用去管那个人是不是忠心,哪怕是将要死去的那人,把自己的心剖出来证明自己的忠义无双,也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