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5章 非常想进步的王黼_易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5章非常想进步的王黼

  王黼对梁师成话里的暗示,装作没听到。

  但是他依然有个大难题,官家真实的心思,到底是怎么样的?

  不解决这个本质问题,一切都是白搭。

  王黼扫了一眼,相比越吵越凶的郑居中和白时中,刘国璋和高俅显得异常的安静。

  对啊,这两位是官家近臣,其中刘二郎还是此案的始作俑者,他俩应该清楚官家的心思吧。

  眼珠子一转,王黼开口道:“陛下,请问此案是刘二郎发现的?”

  “是的。”赵佶眼睛一睁,身子往前一正。

  人才啊!

  刘国璋看着侃侃而谈的这位,敬佩不已。

  什么叫专业?

  王黼、梁师成、郑居中、高俅心里不约而同地暗骂了一句。

  很明显,这是给朱勔的“定金”,先把许诺的官阶封爵凭证—金印赐给你,让你放心大胆地去行事。

  既然老子得不到,那就大家都不要想得到。

  没看到赵佶的那双眼睛,滴溜溜地乱转,嘴角的喜色怎么都遮不住。

  官家多好面子的人,怎么能受得了这样打脸的“丑闻”?

  所以朱勔这个筐,只能装蔡京,不能装三大王,而且整个案子必须低调处理。

  证据确凿!

  真是一只不知好歹、不明时机的疯狗。

  只求再多给些时日,解决少许棘手问题,就能放心告老还乡。老臣与官家的君臣相得,也能流芳后世。”

  有蔡鞗与朱勔往来的亲笔书信,还有朱勔的口供,把整个谋逆弑君的计划说得直白无误。

  不法之事,谋逆弑君当然是排在最前面。刘国璋拿着御笔去拿下朱勔,似乎也没错,但白时中还是找到了漏洞。

  有私制的银鱼袋和金印,“太保朱”、“开府仪同三司朱”、“宁国军节度使朱”、“丹阳郡王”。

  王黼口才不错,一口气弹劾了五人,从朱勔朱嵩父子,再到蔡京蔡鞗父子,顺带手还把嘉王赵楷捎上,罪名却不是谋逆弑君,而是一堆“莫名其妙”的其它罪名。

  “涉及蔡太师,在下担心走漏风声,就按下不表。此时淮北又起大乱,在下担心有关联,可能有人意图劫走朱勔,所以干脆秘密押送朱勔到京。”

  “刘二郎,既然你奉御笔拿下朱勔,为何不速速上疏,报于中书省和御前。”

  谋逆弑君之罪,就算再遮掩,也必须严惩,蔡京父子少不了要被贬为团练副使,编管地方。一旦出了京,不要说回来,能不能安全到达编管之地都很难说。

  自己年纪大了,没有年轻人反应快,被愚钝的白时中给带到沟里去了,忽略最关键的本质问题。

  他在心中寻思一会,觉得这样处理最好不过。自己不用出来主审,得罪一大票人。也能把蔡京弄下去,自己顺利接位。

  刚才官家那句话,在白时中耳朵里,有提携王黼接位蔡京的意思。

  当然了,刚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