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6章 刘节使胸怀乾坤_易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动荡不明。女真人一旦崛起,挟锐势、秉新志,重现耶律阿保机、辽太宗之盛,神州恐有板荡之灾。

  然后开门见山地指出,我给你找了一份好差事,既能出京避风头,又能做实事。

  只是扩建太原城,有违太宗皇帝的祖宗之制啊。”

  看到这里,王禀心里一咯噔。

  “大郎,你的意思是刘节使扩建太原城,是在为收复云朔大同做准备?”

  两派真得头破血流,直到蔡攸不知如何说服了郑相,让他默许派遣马大夫、呼延指挥使出使辽东。这些,刘节使也知道吗?”

  他拿起那封信,毅然地撕开,拿出里面的信纸,展开看。

  王禀想了想,“嗯,刘节使初去陕西半年,能打出萧关大捷,确实让官家颇有信心。相信刘节使能压制河西家,进而能帮他收复燕云十六州,建不世之功。

  “节帅说,做事做人看着一样,关键是你想做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有时候做什么样的人不重要,因为这个世道,人鬼难分。最重要的是你做了什么事!”

  呵呵,刘节使,不仅比童太尉会做事,还更会做人啊。”

  王相却是极力支持,认为与女真人结盟,一前一后夹击契丹人,燕云十六州,不费吹灰之力。

  “刘节使,为何要修太原城?”王禀放下书信,开口问道。

  现在的太原城,是太宗皇帝三年后在晋阳以北的唐明镇重建,不及此前晋阳城的五分之一。

  “爹爹,此事无非是说服官家。对于收复燕云十六州,官家一向热衷。任何有利于此事的建议,他都听得进去。

  “大郎啊,你不懂。刘节使的手段,你只言片语,我能窥得一二,不得了。相信用不了两年,他能把陕西河东宣抚使做实了!”

  “做实?”王荀目光一闪,明白父亲说的意思,“爹爹,朝廷可是有祖宗之法啊。”

  王禀默然许久,悠然叹道:“刘节使,胸怀乾坤。”

  “仅此而已?”

  王荀有些不解,“爹爹,儿子现在节帅麾下听命,你原是童贯旧将,本来就是陕西河东宣抚使司出来的,现在重归宣司,怎么能说彻底上船呢?”

  王荀默然一会,赫然道:“坐收渔翁之利,重现前唐拥陕西河东之地,坐视关东大乱,伺机进取天下?”

  以晋阳城“盛则后服,衰则先叛”为由,先放火烧成一片白地,再决汾河水淹,将其彻底摧毁。

  重修太原城,说着好听,其实是重修晋阳城。

  但是王禀你不同,你屈身于童贯门下,只是想做些实事。现在童贯倒了,你不该受到无辜牵连。

  信只有两页,内容不多,刘国璋又不是文人,不会写锦绣文章。

  王禀看了儿子一眼,目光深邃,“大郎啊,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我要是接受刘节使的邀请,主持太原城扩建,就意味着我们王家,就彻底上了他的船。”

  “爹爹,扩建太原城之事,节帅想全权委托给你,一是避开如今的风头,二是他相信你,定能完成此大事。”

  王禀捋着胡须,沉吟不语。

  “收复燕云十六州,不是早有定计了吗?联金攻辽,轻取燕云。你的好友马扩,连同他父亲,登州兵马钤辖马大夫,四月份领了国书腰牌,会同登州平海军指挥使呼延庆,泛舟北上,与女真人勾连。”

  此前官家对于扩建太原城之事,一直迟疑。但是现在有萧关大捷,想必官家能同意。”

  不仅如此,想必刘节使已经派人去说服王相、高太尉、黄都知、刘都知、郑后、王贵妃、东宫等各路神仙。

  “爹爹,其中道理十分简单。”王荀答道,“收复燕云十六州。”

  城墙长四十里,方圆五六十里,墙高四五丈,为北方数一数二的雄城。

  “此时节帅知道。”

  “知道?那他知不知道联金攻辽之策,在朝中备受争议。郑相认为宋辽两国,有百年盟约,背信弃义,为世人不齿,不是君子行径。清流们认为这是老成谋国之言。

  他在信里可谓是直来直去。

  太平兴国四年,太宗皇帝灭北汉,攻陷晋阳城。

  王禀站起身来,走到屏风跟前,背着手欣赏上面的画,《山河表里图》,落款是张择端。

  “江山壮丽,令人神往啊!”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