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0章 东南名士,三吴世家_易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江南一带属于两浙路,掌握在地方世家手里,针插不进,水泼不进,跟刘二郎的陕西河东一样。

  “这里水丰地肥,最合适种植棉花;河道密布,转运方便。昆山华亭两县的地,我要定了。你们去看看,这些地是无主的荒地,是有主的私地还是公田?”

  天时地利人和!

  “在下吴县陆仁江,字德南。”

  最前面的男子五十多岁,儒雅温润。

  右边上首两人,身穿红袍官服,头戴硬翅官帽,正是润州知州周学圣、通判项同。

  “这些世家的花招我知道的。这些巧取豪夺的田地契纸只在州县官府的户房留档,去不到转运司和汴京户部。以前这些招数,对付普通百姓,对付我,足够用了。

  第三位和第四位,都是二十多岁,俊朗挺拔,意气风发。

  “院主,下面的人去年就查过了,这一大片,五成在当地六姓世家手里,三成是荒地,但是也有主了。”麻姑在旁边禀告道。

  “呵呵,陆乡贤真是慌不择言啊。”

  “德南,稍安勿躁。刘节帅的赫赫威名,是数十万颗头颅挣下的。”坐在第下首第一位的老者,捋着胡须开口道。

  好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方腊把东南搅得支离破碎,地方世家大多数被连根拔起,死伤惨重。

  “制置使公事繁忙,反倒是我等,贸然来扰,无礼,无礼。”

  陆仁江脸色大变,赫然道:“制置使为何如此辱骂我等!”

  甚至话语间颇不客气。

  “哼,我等皆是三吴世家,东南名士,无论去江宁扬州,南京汴京,无不倒履相迎。偏偏在这什么制置使司,被这般冷落。”

  丹阳县制置使司衙门前厅里,坐着六人。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陆仁江大喊道,“贼人凶残,张兄阖家遇难,怎么可能独活?对,对,他是忍辱负重,卧薪尝胆。”

  “制置使怎么还没来?”第三位男子不耐烦地说道,“我们在这里等了足足一刻钟!”

  其他人都没有出声,也没有转头看他。

  “哼,那只是暴虐凶残,酷烈好杀,与圣人的仁德教化背道而驰,某心不服口也不服。”德南还在忿忿不平道。

  “呵呵,收复故里!这位刘二郎来丹阳一个多月了,盘桓不前,到底在干什么?难道不是畏敌如虎,怀惧不前。我看他的所谓威名,名不副实。”

  “诸位,本帅确实有事。刚刚前军发来急报,凌晨时分,收复了苏州城,千头万绪,诸多事情”

  “你这位姐夫,确实忍辱负重。他把妻子,嗯,也是你的四姐,还有两个妹妹,一个侄女,全部献于邵建平,于是保得性命,还加官进爵,成为伪苏州知州。”

  你们两口子,还真是绝配。

  “德南兄,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现在我们还指望着刘节帅的兵马收复故里。”

  “院主,那这些田地我们收了?”

  “不,我们不收。我们出面来收,肯定会落下口实。东南地方世家被方腊铲了根,但是还有些人在汴京。到时候唧唧咋咋呱噪得很,让人心烦。

  慕容均站在一艘多桨单帆船的船楼上,意气风发地指着江南的地界,用手指头画了一个大大的圈。

  “正是。”陆仁江傲然道。

  “正是。张兄字雪溪,乃东南名士,张家也是湖州世家,以礼义传家闻名江南。”

  刘国璋的话被他打断,抬头看着他,好奇地问道:“这位乡贤,如何称呼?”

  后面的男子连忙提醒道:“德南兄,隔墙有耳。”

  六人连忙起身,一一回礼,语气卑谦,唯独那位德南默不作声。

  “哼,光明正大,怕什么!”

  麻姑的敬仰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现在事逢大变,这些花招反倒成了破绽。官军收复州县,这些田契早就被乱军付之一炬。漕司、户部都没有留档,那些世家敢拿出自己手里的田契,二郎就敢断他们一个私造文书,霸占田地。”

  看着他的背影,刘国璋砸吧着嘴巴,“啧啧,东南名士啊,礼义传家的三吴世家啊!”

  众人的脸色五彩缤纷,斑斓绚丽。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