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72章 建新朝论功行赏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

  当然,直到此时,承乾已经正式成为了大唐第三位天子,秦琅也还有些恍惚之感,他真的改变了历史?

  承乾被他扶上了皇位?

  “长孙公。”

  “新皇已经继位,但接下来事情依然还有很多,我们必须得为大行皇帝守护好大唐,绝不能出了差错,三郎你年轻,接下来就要多倚仗你了。”

  向来喜欢揽权的长孙无忌,此时也大感身体吃不消,只能希望年轻的秦琅多加些担子,况且,皇帝临终遗诏,也确实以秦琅为首,所以他这也算是个表态,表明自己会支持女婿。

  秦琅收回心神。

  接下来要做的事情确实还有很多。

  整理了一下思绪,他才开口道,“眼下当务之急,我认为还是要办好大行皇帝的丧葬礼和新皇的登基大典,其它的都可以先放一放,这些不能等。”

  皇帝驾崩后,有三礼,是丧礼、葬礼和祭礼,而新皇继位也有即位仪式和登基大典。

  丧礼是礼制的重要部份。

  而礼制又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左传有言,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礼,是治理国家、安定社稷、使百姓有秩序、使后代有利的大法。

  所以历朝历代,对礼制都是丝毫不敢含糊的。

  眼下国丧,葬前的丧礼,其实也都是有制可依的,都有一套标准的流程,尤其李世民这是大唐第二位崩的天子,前面还有高祖皇帝呢。

  丧礼一般包括宣遗诏、任命山陵五使和其它负责丧葬事务的官员,成服各依尊卑、亲疏成异,穿上不同的丧服,包括宣布大赦、禁国丧期间婚嫁宴乐屠沽等等。

  “讨论一下山陵五使的人选吧!”

  长孙无忌直接道,“三郎是圣人临终指定的辅政之首,自然由你充山陵礼仪使。”

  许敬宗等也都支持。

  秦琅也不推辞,反正山陵使并不算是什么差事,倒类似于监修国史这样的一种荣誉头衔,将来档案里有这么一笔,更添资历。

  于是便道,“那请长孙公充山陵仪仗使,以许公充山陵卤簿使,褚公充桥道使,崔公充法物使。”

  高祖崩时,朝廷也是让秦琅为山陵使,又选了数位武德宰相同为山陵使,山陵使达到八位。

  而这次,秦琅提议由五位宰相担任山陵五使,相当于秦琅是正使,长孙是副使,后面还有三个同副使。

  杜正伦张行成高季辅于志宁四位宰相没充任,倒也知道自己资历低,所以也没有异议。

  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下来,然后五使分头负责。

  “大行皇帝遗诏中专门交待要给诸军赏赐,我觉得这个事情得马上落实。”

  洛阳的军队不少,既有北衙禁军,也有南衙府军,发展到如今,早已非开国之初的简单情况,而是十分复杂。

  如北衙诸军,如今就已经发展为北衙十军,各军分设大将军、将军,如南衙诸卫例,北衙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