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57章 宦官矫诏谋拥立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秦家为首的军功派当权后,只怕朝中更没他们的地位了,甚至可能宣徽院使、枢密院使、护军中尉等职都可能要罢撤。

  那他们就回到从前了。

  人不为已,天诛地灭,宦官阉人也是人,此时一样舍不得手中的权力,甚至还想借机更进一步。

  “诸位都知道,圣人并不想立秦氏为后,也不欲立李贤为太子。”高护缓缓开口,算是总结。

  几位大宦官都点头,做为天子心腹,谁不知道呢,甚至可能朝中所有人都知道皇帝这些年的心思。

  “况且,秦氏只是皇宸妃,萧氏也只是皇贵妃,后宫之主乃是韦氏。”

  高护这话一出,宦官们各有所思。

  韦氏做为关陇名门之一,也算是天下顶级门阀,只是在贞观末和先前两次遭受重挫,伤筋动骨元气大伤。

  但对于宦官们来说,韦氏一来是皇后,后宫之主,这是其占有大义的先天优势,其二,正因为韦氏一再受挫,韦后更是被打入冷宫形如幽禁,所以他们若是投机下注,那么韦后是最值得冒险的。

  最重要的一点,扶持韦氏,不用担心韦氏难以控制,毕竟如今的韦氏势弱不比秦、萧,空有皇后之名,却既无皇子,在朝中也刚又被清洗了一波。

  韦玄贞的侍中没当多久就被贬为太常少卿了。

  “韦后无子。”

  郭良振皱眉提醒。

  “这不是问题,有几位年幼的皇子都是宫人所出,直接让韦后将他们都收继为子,然后择一个聪明听话的立为太子便是。”

  韦后无子在高护看来反而是一个好处,一来韦后无子,让她收继其它宫人之子立为太子后,那韦氏就更得倚仗宫中宦官们,二来年幼的太子好控制。

  太子不是韦后亲生,那韦家手中的筹码更少,更易于合作控制。

  “秦家等若反对?”

  “先把生米煮成熟饭,秦家还敢造反不成?”高护心中对秦琅很畏惧忌惮,但他也早分析过秦琅这些年的行事,皇帝之前那般逼秦琅,秦琅不也没反,依然向朝廷缴税,依然向皇帝进贡,甚至还出兵帮朝廷打骠越。

  这说明秦琅不是那种头脑简单的人物,秦琅在意的吕宋,而并没有心思想要干涉朝廷立储立后等事,否则这十几年来,秦琅也不会一直这般了。

  高护觉得皇帝可能撑不了几天,所以大家先到上阳宫秘密接韦后入宫,然后把几位宫人生的年幼皇子过继到皇后名下,再于圣人面前,立其为太子。

  通过护军中尉控制禁军,让翰林院草拟立储诏书,等一切生米煮成熟饭后再把东西两府的宰执接入宫中,让他们同意这既成事实。

  甚至可以用宿卫宫禁、照顾天子的名义让他们暂时留在宫中,实际控制他们,等一切落定,他们甚至还可以调整两府的宰执,安插自己人。

  到那时,秦家除非直接造反,否则如何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