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三章 万事开头难(二)战斗工兵_食堂系统援助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野战筑城规范》,只是写的字体有些残缺。这已经比当初只能靠自己总结抄录,口口相传要好的多了。

  是缺少器材么?

  这倒是有点儿,但应该不是这种诡异感觉的源头,咱八路物资一向缺少。工兵们的三件套:标杆、铁铲、小红旗都是最近才给配齐的,需要的爆破能材也一向来有点不够——工兵要进行爆破,是不能使用低速的黑火药的,只能用烈性能材——相比之前,现在已经好多了,至少伙食上已经好了太多,自己不应该不苛求中央太多。

  那究竟是什么?

  隔着老远,他听得那些战士们正在激烈的讨论着。

  “这毛子的挖沟的水平可真不咋样……”

  “那时候还是白俄呢!怎么能和现在比!我看呐,不如照着这里……还有这里,我看摆上两挺机枪,只能仰攻,我看没有两个连,谁都攻不上来!”

  “切,你这里放机枪,我让一个班爬山迂回……那边山头一丢,我看你这机枪手不全成靶子了。”

  和炮校不同,八路的工兵培训主要依托现有部队的训练,临近工兵学校的建制部队,选派对应的连排,成建制前来工兵学校培训,掌握工兵的诸项技能,并且通过考试之后,就能归建复命了。在新的岗位上,他们可以遂行一般战斗员和工兵的任务,也可以在部队内建设次一级的培训机制,形成新的工兵培训学校——如此这般,就能够将这番造东西和拆东西的工兵技艺扩展开去。

  这也是八路军一脉相承的训练和扩红手段,在这些老帅看来,如果可以让所有的步兵战士们都掌握额外技术,那么有没有“工兵”这个岗位也就无所谓了;如果因为兵种专业化的原因短时间内无法做到这些,那么让所有的人能会摆弄集束手榴弹和爆破筒,能够拆掉一些东西,也就是很好的事情了。所以,红军和八路历来鼓励战士们多学知识,灵活变通,积极思考,“凡事多琢磨”一番的劲头也是区别于同时空国内其他军队的一项特色。

  我说呢!陈校长焕然大悟,他重重地击掌,哦地一声喊了出来,吓得边上的指导员一个激灵。

  “修好了,以后可以作为工兵学员们的考试中心——要不修工事,要不拆工事,甚至可以一组学员修,一组学员进攻,然后双方的角色互换,再来一次。平时,这里也可以成为兄弟部队演习训练的场地,让那些还没有上过战场的娃儿们,先听听机枪和炮火叫唤,这样,总不至于第一次上战场,就尿了裤子。

  “虽说肯定比不上真刀真枪的干,但是多练习一些,总会是有益处的!”

  作者的话:勘误:昨天的水平机和方向机应为高低机和水平机。

  “老陈,你这咋了?大白天中了邪了?”

  “哪能呢!我是想到缘由了!”

  陈有铮伸出手来,照着周围指了一圈:“我总觉得我们这个学校少点儿东西,这么久,我一直没想明白少点儿啥,现在总算是明白了。”他兴奋地说,“既然是工兵学校,我们总得弄点儿工事吧!你看,咱们这学校,后有靠山,前有小河,不正好修一个依托山势的防御工事么?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