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一一章 目标_香江大亨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下来的介绍是德国的汽车品牌。

  大众成立于1937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那时候希特勒刚上台,他在1936年层设想,要生产一种经济的汽车,他说,每个德国人,至少是每个德国职工,都应该有一辆自己的汽车,就像美国一样。美国当时每五人有一辆汽车,德国每50人才有一辆汽车,职工上下班都是骑自行车或乘公共汽车。希特勒下令要为普通人生产一种只卖990马克的经济型汽车。

  1938年在今沃尔夫斯堡,大众汽车公司开始建厂,是当时世界最大的汽车厂。计划年产150万辆,用以生产由斐迪南保时捷设计的新款车型,产量超过美国最大的福特汽车公司。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众被用于军备生产。当时约有20000名强制劳工和战俘,随后又有集中营犯人在这里被迫劳动。

  二战结束以后,1945年6月中旬,大众汽车公司由英国军政府接管。在IvanHirst少将的管理下,甲壳虫投入大量生产。

  1950年3月8日,Type2投入生产,进一步扩充了公司的产品线。凭借丰富的多功能特性,VolkswagenBus很快掀起了订购热潮。1956年,一个独立的Transporter生产基地在汉诺瓦成立,同时埋下了大众商用车品牌的种子。

  1972年2月17日,大众汽车公司打破汽车生产世界记录。甲壳虫以一千五百多万辆的记录,超越福特汽车公司ModelT车型在1908-1927年所创下的传奇记录。

  1975年3月,推出了一种设备规范但不是很齐全的波罗派生产品,发动机功率为29kW(40马力),随后采取的贸易措施令人惊讶,大众一反常规,不断改进波罗一直到它成功地迫使更为豪华的奥迪50于1978年7月退出市场。奥迪从它在小型轿车市场上受到冷落后一直没有复原,直到1996年推出它的成功车型新的奥迪“A3”。

  在随后的一年中大众销售量下降了12%,主要原因是石油危机引发的许多问题。不过,这些严重的损失由于“高尔夫”和帕萨特销量特别好,使其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补偿,这进一步证明了大众减少了对甲壳虫的依赖。1975年首先给代理商一个销售波罗的机会,一种与奥迪50不那么相同的特殊的低标准姊妹车型。以后几年中,波罗也采用了奥迪50那样的功率更大的发动机。

  在德国,“甲壳虫”仍然有它的潜在用户,但大众迫切需要用它的生产线生产其它车型,于是,1978年1月19日,最后一辆“甲壳虫”开下了埃姆顿的装配线。1979年“捷达”出现了,在“高尔夫”的基础上改用斜背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