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九十九章 地下唱片_我在东京当海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武胜是想出地下专辑的,而非签约唱片公司。

  在他看来自己出私人专辑是一件简单省事,又赚钱的事情,更何况霓虹的地下乐队文化极为盛行,说不定能火。

  什么是地下?

  就是不做商业化,不签约大唱片公司。

  很多老牌的硬核朋克摇滚乐队就是这样。

  地下音乐大都反对商业化包装、强调作品的思想性、追求音乐语言的原创和个性化。

  不过这毕竟是个现实的世界,王德尔曾经说过:“有钱人聚在一起的时候,他们谈艺术,当艺术家们聚在一起的时候,他们谈钱。”

  所以大部分优秀的地下音乐经过一段时间的“地下”发展后,会被大公司收买而融入主流。

  所以武胜想出地下唱片的想法是非常奇怪的。

  他写的几首歌,明显是十分正统的流行音乐。

  在布鲁克看来,他们录好了DEMO,寄去一些大唱片公司,他们乐队是真是有希望出道的。

  出地下专辑有什么好处呢?又麻烦,又卖不好,为什么要出地下专辑呢?

  你这几首明明是主流的王道音乐啊!

  布鲁克听了武胜的地下专辑计划有点不解:“我们找个稍微专业的录音室录好DEMO,寄给唱片公司,直接以乐队形式出道不好吗?”

  “诶?为什么一定要签唱片公司?”武胜一愣,他可不想受制于人啊:“自由不好吗?”

  他内心里明显就是玩票性质的即想红想赚钱,但是又不想失去自由,受到管制。

  发行地下唱片这件事,在外行人看来,似乎是一件特别简单的事情。

  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其实是比想象中要麻烦很多很多。

  录音、印刷以及中间各种中介费,还有唱片的包装,是刻录黑胶还是光盘?是大光盘还是小光盘?

  而且印刷出来你也得找发行,发行要是稍稍不给力,那你就基本是扑街压货,然后破产,乐队解散。

  或者自己参加音乐节的时候自己卖货。

  霓虹的音乐节确实盛行,而且和国内那种一两天小打小闹不同,这可是找个山里或者海边几天几夜的演,每次都能有200组以上国内外音乐人参加,从硬核摇滚到流行,从流行到民谣,从民谣到爵士,覆盖多种音乐类型。

  远离凡尘俗世的山中云雾弥漫,人们完全沉浸在音乐之中,白天听歌,晚上还会举办篝火晚会,真的如举办祭典一般。

  音乐爱好者们都是带着帐篷去参加的,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但是这种超大型的音乐节一般的地下乐队也够不上,必须还是得有点名气有点水平的才行。

  就他们现在的水平,连正儿八经的舞台表演经验都没有,估计是指望不来了的,真要自己搞地下唱片,只能多去参加一些小型地下LIVE表演,慢慢累积名气。

  又苦又累,事倍功半,不值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