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章 降价_港岛之财富豪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报价美金,有可能在3月份下单。

  美金的报价,相当于减少了10%的利润,这让卡尔一脸惊讶,这么低的出货价,企业是根本没有任何的利润,这怎么能生存下去。

  同时也意识到按照卡尔施塔特和卡夫霍夫两家百货公司给出价格参考,梁记制伞直杆伞出货价肯定是低于美金。

  想到这里,卡尔更加惊讶了,按照制伞行业透明的成本,这样的价格,梁记制伞根本是不赚钱卖雨伞!!!

  卡尔是按照西德人均收入去预估梁记制伞的成本。

  西德在1977年GDP为突破5000亿美元,达到亿美元,也就是说人均年收入约合9000美金,西德人口有6千万。

  (在70年代1美金兑换西德马克,后来在1985年由米国召开的广场协议,要求曰本和德国的货币升值,1美金兑换西德马克。)

  在港岛工人每月是1200港币,约合240美金一个月,

  这就是人力成本的优势。

  除了以上,梁记制伞大规模实行机械制造,比之前的手工为主生产制造,是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当然kobold雨伞也有主场有优势,就是运输成本是很低,例如梁记制伞出口到国外所需要的运费都是由客户承担。

  事关重大,卡尔直接召开会议,与各部门管理层商谈对策。

  “各位,现在来自亚洲雨伞制造商梁记制伞在欧洲各国是十分活跃,特别是在纯钢直杆雨伞获得了大量的订单…。”

  听到这一消息,Kobold雨伞公司各部门的管理层是十分头疼,

  因为公司刚刚经历过去年的石油危机,给公司经营造成很大的困难。

  特别是钢铁原材料大量涨价,在去年的下半年10月份和11月份钢铁价格涨得最猛的,达到700美金一吨,公司是根本有单是敢接,

  可以说在整个1974年,Kobold雨伞公司处于半生产半停工的状态,经营状况十分糟糕,要不是靠着公司之前所积累的盈利,去年根本是撑不住。

  眼看春天到来了,钢铁价格在1975年1月份降价下来,并且钢铁产能稳定,

  公司可以开始重新接单赚钱了,

  居然没有想到竞争老对手梁记制伞主动打起了价格战,

  真是一个搅屎棍!!!

  想到后续公司后续的局面,Kobold雨伞公司各部门的管理层也没有顾虑这么多了,有人忍不住开始骂骂咧咧:

  “这一家公司把直杆雨伞出货价整成这么低,真是可恶!”

  “是啊,要是整成这样的话,以后着雨伞行业怎么活!”

  “唉,幸亏这家工厂只是在直杆雨伞降价!对我们折叠雨伞影响不太大!”

  …

  作为老板卡尔就不想听这些抱怨话,要求各位说出对策。

  “老板,要是这样的话,那我们要么跟进,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