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八章 秦岭无闲草_我的1995小农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嘿,你们还别不信,可以比一比,其他地方的桔梗掰开了,都是白心的,咱们这里的桔梗大多都是黑心的,就是因为这个。”

  听到这里,大家都是眼睛发亮,齐齐夸赞王存业讲得好,很生动。

  山猫更是连声笑着,真心实意的夸奖道:“还是王叔叔会讲故事,听完你讲的,跟阿忠讲的这一比,阿忠说的那些都显得不耐听了。”

  王庆忠只是挠头憨笑,说他哪能跟爹比呢,他爹是草药堆里打滚的,啥没见过,肚里的故事能装几箩筐。

  “嗨,瞎讲的,瞎讲的。”

  王存业摆摆手,“都说秦岭无闲草,以前的时候只要入了山,药草遍地都是,现在越来越不行啦。秦岭的草木有灵性,应该是跟人参娘娘一样,咱们人采的太多了,它们都搬家了吧。不过有桔梗娘娘的事情在前,这次没谁敢乱说了,所以草药到底都搬到哪里去了,咱们也不知道。”

  讲到最后,他渐渐沉默下来,轻轻敲着伤腿,脸上说不出是什么表情。

  众人也都突然沉默。

  老头的文化程度不高,说出的话却有些令人深思的味道在其中。

  “王爷爷,王爷爷,这个东西是什么草药呀。”

  这时候,小栗子突然拿着满是湿泥的“树根”跑到王存业跟前。

  “这个啊,这是野山药。”

  “那王爷爷,野山药有故事没?”

  “故事?也算有吧,野山药这东西其实原名叫薯芋的,芋头的芋,结果唐代有个皇帝叫李豫,豫和芋同音,薯芋就不能叫了,改叫薯药。到了宋代,有个皇帝叫赵曙,薯药又不能叫了,曙跟薯同音嘛。”

  “折腾来折腾去,皇帝老子就是麻烦,那就叫山药吧?”

  “后来还是怕不保险,看这东西须很多,煮之前要用火燎毛,所以我们山里人又给它取了另一个名字,叫它火藤根——嘿,这名字好,没哪个皇帝叫火藤根的。”

  王存业又和人说起草药中的故事,大家都听得聚精会神。

  听到最后,梁越民就对陈凌建议道:“你这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富贵,有王叔叔这样的药材活字典,你干啥不搞点药材种植呢?”

  “这个啊,不是没想过,我年前甚至打听过,可惜没啥太好的销路,还容易被坑。”

  陈凌摇摇头,他洞天之中还有一大堆草药生长着呢,效果远超普通草药,但没法拿出来卖。

  一是药材效果太好并不是好事,容易引来注意。

  二是大多数药材,实际上都卖不了高价的。

  其中就包括大多数人认为的珍稀药材,也是一样。

  很多人以为在山里找到了灵芝、虫草、三七、天麻啥的与人参齐名的四大药材,或者什么铁皮石斛,何首乌、雪莲,转手就能换多少多少钱。

  其实不然。

  多数情况下是新闻上为了炒作哄抬价格而已。

  尽管药材的效果不差分毫,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