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零七章 生了_我的1995小农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叫松针糖?松树真的会生出糖来吗?”沈父沈母瞪大了眼睛。

  他们一直以为所有的糖都是人工炼制出来的,怎么还有在野树上长出来的?

  “那当然了……以前我们也吃过这玩意儿的。那时候村里穷,娃娃们没啥零食吃,到了秋冬季节,就趁着打野果的时候找松针糖吃。

  大点的就用手摘着吃,还有一种是细粉,依附在松针上,需要把松针放在嘴里舔。

  对了,这东西也能熬糖呢,早些年大集上有卖的。”

  “啊?这样啊,我还以为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呢,白高兴了。”

  吴飞郁闷的摇摇头,他知道当地的老鳖传闻,见到那巨大的野猪骨架,以及层出不穷的奇怪生物,心里未尝没有藏着一种想要自己也在山里遇到新鲜发现的念头。

  “你们都是有学问的学者,连这个都不知道?”

  陈凌随口问。

  “我们只是对动物跟昆虫感兴趣,植物上的又哪里有你们守着这些东西的山里人知道的多……不过你们知道归你们知道,小二他们一家子肯定不知道,我得去跟他们显摆显摆去。

  小二这阵子忙活起建房了,也不咋到处逛游了。”

  吴飞带着媳妇风风火火的走了。

  “去吧,晚上喊上小二哥过来喝酒,我二哥早晨从网上捡了俩死掉的小野猪崽子,咱们炖了。”

  “好嘞。”

  相比浓眉大眼,热情奔放的吴飞。

  陈小二就内敛多了。

  别看这人是喜剧演员,在陈凌等人和他们自家人跟前也没个正形。

  实际上他并不是多么开朗跳脱的人。

  平日里少言寡语,除了到陈凌这边串串门,跟着王庆忠、吴飞赶赶山之外,就自顾自的带着老婆孩子到处割茅草和芦苇,脱土坯,或者骑着新买的二八大杠去外边到处晃悠,买东买西,准备建房事宜。

  连赵玉宝两家子那边也只是去过一次,跟村民们更是交流得很少。

  总之,与他在电视上以及陈凌等人跟前表现出来的,大相径庭。

  他老婆也是踏实肯干的女人。

  两口子在陈凌和山猫帮助下搭了个草窝棚弄了个简易厨房之后,这女人就时不时的挎着篮子,用买来的鸡蛋向各家村民换些蔬菜啥的。

  为啥这么麻烦呢?

  这也是村里人特别的认‘老理儿’。

  觉得既然要定居了,跟赵教授他们一样,都是同村的了,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摘些菜而已,哪里还能收钱?

  陈小二这人呢,也怪,白拿人东西心里别扭。

  那得了,就用买来的鸡蛋换吧。

  现在这时候呢,县里的菜市场也没啥好蔬菜,以干菜居多,就干木耳、干菇那些玩意儿。

  春冬季节,才有大棚蔬菜。

  其余时节,各家菜园子的菜都吃不完,哪里还用得着买?

  是以,他们想买菜也买不着。

  而吴飞两口子。

  年纪要大一些。

  已经四十岁出头了。

  他们大大咧咧的,住在了赵玉宝家里。

  每天蹭吃蹭喝,也不觉得有啥。

  赵玉宝也享受了一番接待客人的乐趣。

  还跟他们传说自己当初是怎么建房子的经验呢。

  ……

  秋收,对农人来说,到底是至关重要的事。

  这几日,村里整天都是忙忙碌碌的。

  牲口、板车,在田野间的小路上停的到处都是。

  一车车的玉米棒子、花生、红薯被拉回家里,忙活的热火朝天,场面极为壮观。

  有的人家里人丁旺盛,人多力量大,干起活来极为快速。

  大人小孩,男女老少二十多号人钻进玉米地,花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把玉米棒子掰完。

  然后就该砍玉米秸秆了。

  又是一大家子齐上阵,好似是夏收时候的麦客进了麦田一般,齐刷刷的镰刀挥舞起来,随着玉米秸秆的晃动,咔嚓咔嚓之声久不停息,高高的玉米秸秆便整片的扑倒下来。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