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八章不堪回首_[双重生之]伴君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八章不堪回首

  竹青之也不例外,甚至,他比所有的举子,都要更加期待这次科举考试。

  礼部评判出了今年新科举参加考试的考生的前三名,呈上去让皇帝陛下过目,选出今年的状元,留着八月初里放榜。

  竹青之的名字赫然在列,李弘秉扫了一眼那篇文章,与前世并无不同。不同的是,前世的李弘秉看见这篇文章时眼里兴奋的发光,而这辈子的李弘秉看见这篇文章后,眼神却冷的掉冰渣。

  李弘秉将刚上任的礼部尚书宋寒濯诏进了宫里,将竹青之的文章从前三名里剔除,让他重新评一张卷子出来,在定今年的进士科三甲。宋寒濯不明所以,但还是没敢说什么,按照皇帝陛下的话办了。

  永安九年秋,这一年的秋天比往年来的更晚一些,时间临近中秋,天气却还是热的宛如仲夏,正是民间常说的秋老虎。

  这一年的科举与往年并没有什么不同,皇帝并没有对着科举制开刀,沿用前朝独尊儒术的传统,科举考试的参考书目,还是所谓“四书五经”,儒家圣贤们说过没说过的“名言警句”都被考生们拿来引经据典。

  由于科举未曾改革,前三名的卷子,还是要皇帝陛下亲自审。

  李弘秉看着礼部呈上来的五张科举卷子,在这秋初的秋老虎里有些说不出的烦躁。平日里朝臣们的折子就是这样又臭又长,文辞艰涩又拗口的玩意。结果现在科举考生的卷子,一个个也是这般堆砌典故,又臭又长的玩意,一点新鲜感都没有。在这无聊批卷子的工作里,李弘秉忽然想起了杜南上书的折子,短暂的后悔了一瞬间,或许应该听杜南的,将科举适当改革一下也是好的。

  可惜这开明的想法只是闪现了一瞬,便被李弘秉又压了回去。他摇摇头,甩开脑子里不切实际的幻想,继续批考生们枯燥无味的卷子。一连四份都没什么有新意的东西。直到李弘秉翻开最后一张考卷。

  大晏朝时科举考试不糊明,那张考卷上赫然写着一个李弘秉全然陌生的名字:竹青之。

  这位考生的卷子算不得中规中矩,甚至看起来有些大逆不道,他并没有生硬的引用儒家圣贤的各种或真或假的典故,大谈特谈所谓民生疾苦。他写他这一路来京赶考的路上的所见所闻,对百姓真实疾苦的模样写真,切切实实的打动了李弘秉。他隐约觉得,似乎他的身边曾经也有这样一个人,切实的体会民间疾苦,一心改革为百姓谋福利。可他竟然一时不想想起那个人的名字。

  竹青之在文章里写自己曾经也是富贵人家的孩子,可惜家道没落,他讨过饭,拾过荒,从富家公子一朝没落至最下等的人,食不果腹,朝不保夕,让他彻底认清了人民到底是在受怎样的疾苦。他认为单单用四书五经救不了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