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百一十八章 亚洲一号_帝国重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史上提升了至少五年的水平。不过飞快提速的指标也有好处,那就是让客运铁路可以在基础薄弱的阶段,一步到位引进一些后期很难再进行的改进。

  像双层车底这种标准,在中国铁路隧道数量尚少的阶段就引进,对运力的改善几乎立竿见影,而且成本上也可以接受。如果等隧道、涵洞等里程多了,再想在客线上大量兼容双层客车就几乎不可能了。

  这款东德引进技术的双层车底,如今已经开始普遍替代国内大量的老式绿皮车。这恐怕会造成一种遗憾,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学生们,恐怕将很难保留对绿皮车的记忆了。

  进行了电气化改造的铁路网让这些东苏人看的啧啧称奇,这倒是不奇怪,如今国内铁路至少有东德八十年代水平,全是当年两德合并时候捡的洋落。九十年代以来,铁路在国内发行的公司债根本不愁销路,沈、京、沪、郑、广的线路改造工程就没停过。

  毛子把苏联搞到解体为的什么?还不就是想过上东德水平的生活么?所以这原装德味的双层车底,显然是对了这些东苏人的胃口。火车开了没有多久,这些之前还对中国抱有某种优越心理的毛子、毛妹们,就已经完全被征服了。

  经过几个小时的行驶,铁路沿线的平原上建筑渐渐多了起来。一群毛妹趴在车窗上向外眺望,一副和俄罗斯完全不同的风景浮光掠影般的在她们的眼前一一闪现。

  “天啊,中国的人可真多!”

  “在俄罗斯,即使是莫斯科也没有这么多人吧?”

  “我们是不是已经到了中国的帝都了?这里一定是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了!”

  “我刚才听中国的翻译说过了,这里可不是帝都。”

  “怎么可能?你看这人群,还有这里的城市!”

  “不,是真的,我们才刚刚行驶多久?想到帝都,至少还需要十多个小时呢!”

  “那这会是哪里?”

  “这里是中国黑龙江省的省会哈尔滨,在中国东北这样的城市至少有四个!”

  不得不说,春节前夕的中国城市从南到北,到处都充满着繁荣和喜庆的气息。这样别开生面的景色,对这群金发碧眼的毛妹们确实拥有不小的吸引力。

  然而单纯的人流和建筑,还不足以让他们如此兴奋。

  当列车姗姗驶入哈尔滨的城区,一块面积巨大的建筑群出现在整个铁路沿线的周围。

  那些巨大的钢结构仓库,一辆辆停满了列车和重载汽车的停车场,还有堆满了散货的露天货场,以及四通八达的公路和铁路,还有高大的龙门吊与繁忙的装卸机器……

  “这是什么?看起来像一个物流中心,可这也太大了吧?”

  在俄罗斯确实没有这样的景象,实际上全世界如今估计也只有中国才会有这样规模的陆路物流中心。放眼望去,就像是把纽约港搬到了市中心一般。

  这时一个带着中国口音的俄语声音回答了这些毛妹的疑问:“那是我们的亚洲一号哈尔滨物流中心,它是整个黑龙江的物资中转集散地。”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