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一三章 鲸吞_重生寡头199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金会、风险投资基金会。随即,远东各州政府正式着手对部分列入私有化名单的大中型企业实行“改革”。

  按照莫斯科的改革决议,此次的私有化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摒弃了小私有化改革时期所采用地拍卖方式,转而以向企业员工发放私有化债券的方式。将国有资产转化为私人所有。按照这一政策,改革试行企业的员工及其家属,将按家庭人口数获得人均一万卢布地私有化证券。同时,他们还有权优惠、优先购买所在企业的更多股份。

  作为有着转世经历的头号奸商,郭守云自然能够看出这种改革举措所存在地漏洞——人均一万卢布的私有化证券。这点东西显然无法满足国民的要求,按照五月中旬的汇率计算,一万卢布仅仅等于六十多美元,等同于远东中等收入居民六个月的工资,这么点东西能不能被人所看重,实在值得考虑。再者,随着卢布的疯狂贬值,走私的日益猖獗。大批企业的经营早已陷入困境。只要有人在这个时候散播出一些类似“私有化证券留着抛掉换现”之类地传闻,那么能决意留住证券地普通老百姓估计会少的可怜。

  正是因为看出了这两点。郭守云在整个五月份里连续出手,他先后做了三件事:第一,借助手中地媒体优势,对莫斯科的大私有化改革举措展开猛烈抨击,用那些报纸上的话来说,白宫的改革决策者们是在对国民进行赤裸裸的欺诈,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掏空了企业的财产,而后又将一个个仅剩空壳子的“负债企业”变成一张张的私有化债券,分发给对此毫不知情的普通民众,从而让数以亿计的联邦公民为他们的贪婪“买单”。类似这样的舆论宣传,等于是在向人们灌输一个信息:“你们手上的私有化债券其实是一文都不值的,那是莫斯科开给你们的过期现金支票。”第二,勾结各个改革企业的领导人员与资产评估委员会,隐瞒企业实际经营状况与资产,向各企业原有职工虚报资产审计数据。在做了这一翻手脚之后,呈现在人们面前的那些私有化大中型企业,就变成了一个个“破烂厂”,除了老旧的设备、巨额的负债以及数以千计的拿不到工资的员工之外,这些企业已经什么都没有了。第三,由各个新成立起来的基金会出面,在远东各主要城市展开行动,以花花绿绿的美元现钞,高价换取民众手中那些还没有捂热乎的私有化债券。

  先以心理战造成民众心中的恐慌情绪,继而以美元为诱饵,彻底击溃他们原本就已经薄弱不堪的意志,这就是超级骗子的最大杀手锏。

  毫无疑问,谋定而后的郭守云这次又成功了,从五月初开始,远东各地的私有话债券收购进行的相当顺利,从月初到五月十日最有,一万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