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四章 小巨人_天生就会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体能。很多跑百米的年轻运动员都会出现60米以后的后半程跑飘了的情况,更不用说像200米这样的项目。

  而400米的训练方式,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让运动员的体能和耐力上在应对密集赛程时,有更高的对抗性。

  不过,这次尤金站的比赛,叶钦依旧只比一枪,跑一场400米。

  叶钦倒是想跑两场,但赛程设置上尤金站和大阪站两站的大奖赛一样,都没有设置200米项目,叶钦要跑200米还要等到6月11日在纽约大奖赛才有。

  在海沃德体育场适应性的训练了一个下午,熟悉了场地之后,叶钦没有继续多呆。

  整个体育场是明天的主场,今天来适应性训练的运动员不少,很多叶钦不认识的黑人男女选手都有,跑道上不时都能够看到呼啸掠过的身影。

  走到了另外一边的场地,在那里直道上正摆放着一个个九十几公分高的栏架,正式跨栏热身的场地所在。

  “阳宇哥,差不多了吧!”叶钦冲着110米栏的起跑线前,刚完成了适应性训练汗水涔涔的刘阳宇打了个招呼。

  “等我一下,我再跑两趟!”

  刘阳宇冲叶钦招了招手,重新回到起跑线,抓紧时间准备再夸几个栏找找比赛的感觉。

  比起其他短跑项目,跨栏项目的适应性训练相对要麻烦一些,主要是要摆设栏架,运动员需要训练的话就要配合场地的工作人员,才能够抓紧把握时间。

  在国际比赛上,有时候一些地方的场地条件限制,像短跑项目还好说一些,有助跑器有跑道,基本上适应场地联系就没什么问题,但要是像110米栏这种,需要用到很多栏架,有时候就需要和主办方沟通。

  而且男女运动员的栏架高度不同,400米栏和110米栏的栏架高度也有差别,摆放的距离等等,都需要特别注意才行。

  叶钦之前听刘阳宇说过一次,他在欧洲参加某个室内田径赛的场景,室内60米跑道上总共就5条跑道可以使用,男女运动员都挤在一起,其中三条跑道是用来给60米短跑运动员使用,另外两条提供给60米栏。

  像尤金站这样的室外大奖赛站点,自然不至于发生刚才说的情况,但协调场地栏架等等,相对来说,比起叶钦还是要麻烦得多。

  站在场边叶钦安静下来,也没有上去打扰,刘阳宇他们是大前天抵达尤金汇合的,这几天为了准备明天尤金站的比赛,几人都结伴到体育场进行训练。

  这也是赛前最后一次在海沃德体育场训练,明天上午体育场就要封闭,调试设备,然后一直到下午正式比赛以后开放。

  “听说你们去了贝勒大学,那边怎么样?杨耀那小子我也好久没见到了。”

  叶钦刚刚走到场边,不远处一个额头很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