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368章 少帅秘史_重燃200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意见,对形成最终的共识是有好处的。

  “老师,我们幻想还没有走到需要打价格战这一步!

  靠打价格战来抢市场、争用户的企业,在某种程度上会被人认为是企业缺乏其他有效竞争优势的表现。

  因为大多数人都认为价格竞争只能属于低水平的竞争,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这样便会极大地影响我们幻想的自身形象。

  而且价格竞争永远无法建立客户的忠诚度,不可能维持客户和企业的长期关系。

  靠低价吸引来的客户关心的不是业务和服务,选择你的唯一理由就是价格。这样的客户极易游离,一旦出现更低的价格就会跳槽。

  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获得新客户与保持现有用户相比,前者的成本是后者的数倍,不能维持现有客户将导致企业成本猛增。

  而且在持续价格战的过程中,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极易产生扭曲。

  频繁的降价使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不敢轻举妄动,消费者对价格越加敏感,生怕自己过早购买以后价格会继续下降,助长消费者‘等价格降到谷底再买进’的待购心理。

  这样一来,原有的现实购买力全部都变成了潜在的购买力,我认为此时的降价等于自己绐自己‘下套’,只会使我们的经营环境、行业的经营环境更加恶化。

  ……”

  望着郭伟那正慷慨陈词的脸庞,智传柳有些神情恍惚。

  1988年时,他制定了“海外拓展计划”,继而成立了明珠幻想。

  在成立明珠幻想的筹备过程中,智传柳发现老同志都是技术研发人员,长于研究,但冲劲不足,急需吸纳新鲜血液扩充团队。

  说干就干,幻想在《华国青年报》要闻版刊登招聘广告:“加入我们,跟我们一起创业。”

  计划只需16人,应聘者却来了500多位,笔试之后留下280人,挑了120人参加面试,最终符合要求的还剩58人。

  智传柳大手一挥:“都要了!”

  25岁的孙红兵、同龄的郭伟、24岁的杨志远就这样进入了幻想……

  当年他们都是那么的风华正茂书生意气啊。

  率先冒头的是孙红兵,面试孙红兵的陈恒六评价他:“小伙子很务实!思路很清晰,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不来虚的。”

  另一个出类拔萃的是郭伟,当时刚刚拿到管理学硕士学位的郭伟进入公司后不久,便被智传柳发现了才华。

  而华亭交大计算机系研究生出身的杨志远就没那么风光了,为公司起草一份代理IBM电脑的投标书,上手就搞砸了,报价比对手高了一倍。

  于是乎,杨志远的工作前三年,从最基层的销售做起,默默无闻……

  郭伟从那时起,便和孙红兵一样,都是幻想接班人的重点培养对象。

  而随后的‘郭伟追奖’事件,更是让智传柳在郭伟身上看到了一股子劲儿。

  郭伟这种“将1%的希望变成100%现实”的努力,成了幻想的精神标杆:如果真想做成一件事,哪怕希望渺茫,仍要竭尽全力、勇往直前。

  孙红兵事件爆发后,这块硬骨头谁都不敢碰,郭伟却不动声色,安抚人心的同时又稳住了业务,最后成功做到整顿不亏损、大乱又大治。

  1994年,郭伟‘发配’羊城,收拾幻想大亚湾科技园烂尾工程。为此,他自学土木建筑,愣把烂尾工程建成投产,还节省了30%的预算。

  1996年,他奔赴明珠市幻想止损,历时一年,将公司成功整合到BJ。

  11次救驾,赵子龙都没有这么累过。

  凭什么不是他?

  ……

  【月票】通道~

  【推荐票】通道~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