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章 南下_扶得起的阿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路修好后,不管是我们军队南来北往还是商队交流,都能通行更加方便,修建耗费的钱财与获得的利益想比,不值得一提。”

  “不单单是这里,如果将道路修建好,水路也清理一下,从荆州到交州就会更加快捷方便,这样一来既能加强荆州对交州的控制,又能促进荆州、交州的商贸,这其中的利益何其巨大!”刘禅思索道。

  重新拿出一份缣帛,刘禅奋笔疾书,向诸葛亮陈述贯通荆州与交州通道的好处。

  庞统对于刘禅的种种想法早已经见怪不怪,这个孩子给他各种意外,他早就习惯了。

  刘禅写完之后,庞统还帮着修改了一番。

  一路有惊无险,数天过后,天气晴朗,终于到达了灵渠入口,大军靠在岸边暂做歇息。

  那些纤夫百姓们也准备离开,回到泉陵县他们将会得到他们应得的报酬和奖励。

  湘水与灵渠的接壤处,两岸俱都有码头,码头旁都有着商旅客栈,供来往商人吃饭歇脚,军队的到来让这些码头上的人寒颤若噤,已经许多年了,这里没有出现过军队。

  赵云也下令士兵们不得下船私自活动,于是双方秋毫无犯。

  停留了一日,船队进入灵渠,灵渠是人口开凿,水势缓慢而深,大船行进只需要划桨即可。

  渡过灵渠,进入漓水的上游,接下来就都是顺江而下,速度会快上许多。

  刘禅站在甲板上,望见灵渠地势两岸平坦,却少有耕种之地,想起后世这里两岸都是田地,而那湘水与灵渠接壤处,则是城市。

  不过后世灵渠远不及现在宽阔,现在的灵渠还能通行大船,后世灵渠虽然经过修整,但因为修建了水闸,导致灵渠断航,最后只能沦为两岸农田灌溉和提供城市供水的小溪流。

  “两岸都可以开垦出农田,这里应该是属于零陵县的管辖范围吧,这么好的土地没有得到开垦,是零陵县县令失职啊。”(注:零陵郡治所泉陵,今永州零陵区。零陵郡还有零陵县,与泉陵县接壤)

  “我曾走遍荆南,这里地广人稀,有着许多能开垦出良田的土地,但终是因为人口太少,而无法得到有效的开垦,这零陵县也是同样如此。”庞统在旁说道。

  荆南人烟稀少,愿意很多,最大的原因还是环境因素,人类现阶段依旧是处于一个看天吃饭,任由大自然给一条活路的阶段,远远还没有达到征服大自然的过程。

  这个过程极为漫长,需要千年的时间。

  不过整个灵渠一段,也并不是一派荒凉,刘禅还是看到了不少在两岸的村庄以及零零散散孤独而立的茅屋,站在岸边的百姓或许是从来没有同时见到过如此多的船只在水面上航行,纷纷走出来观看,当看到那船只上穿戴者甲胄的士兵后,有些胆小的百姓还匆忙跑进屋内。

  灵渠的宽度并不宽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