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八十八章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_我在大学当校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支教就像是一道知识的桥梁,只要架起了这道桥,那些孩子就永远不会被困在山区,他们也可以走出去,用双眼去认识这个世界。”

  听完的吴莹整个人都震住了,这还是平时男友力max的那个女汉纸吗?

  “梅梅,这是你的感悟?”

  “当然不是啊。”

  梅梅嬉皮笑脸道:“这是我这在抖音上刷到的,觉得讲的挺好的,就背下来了。”

  吴莹:“……”

  感情是白震惊了,无语子。

  上次她这么震惊,还是在上次!

  正当吴莹想要吐槽一二的时候,台上蒋元青开始说话了。

  教室里喧哗声渐渐消失,整个教室里只余下一道声音。

  “支教的意义准确来说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比如这个意义的对象是指谁?可以是支教老师,可以是被支教的孩子们,也可以是家长或学校……”

  “而对于你们,我觉得支教的意义是认清现实、认清自己!”

  蒋元青说完,又把这八个字在黑板上写了一遍。

  作为一名公益组织的负责人,他见过支教的大学生实在是太多了,虽然不能概括所有的支教大学生群体,但是从普遍性来说,的确占很大的概率。

  “何谓【认清现实】?认清现实是让你们知道什么教育资源贫瘠,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完全的公平,只有一定意义上的程序公平。”

  “你们能考上大学,不一定说明你们聪明,只能说你们享受到了教育红利。而在这个国家,仍然有不少地区的孩子,想读书没条件读、没法读、甚至是不能去读书。”

  “这叫认清现实,让你们知道现实是有多残酷。”

  蒋元青忽然想到近日京城里一位因流调火起来的东山大叔,心里不是滋味。

  走南闯北,这种人他的见不少。

  可每次看到相关事迹后,仍然忍不了落泪。

  414元的车费,对有些人来说也许只是一顿火锅、两个游戏皮肤。

  但对有些人说,扛一袋水泥到四楼4元,一张轻盈的车票背后是104袋水泥的重量。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同一个世界,有人生在罗马,有人生为牛马。

  有人在装点生活,有人却在努力生存。

  若不是这次流调,许多都市里生活的人们,可能都不知道光鲜艳丽的京城之下,有这么一些人在为着生存艰难前行着。

  蒋元青的身份除了公益组织负责人,还有一层身份是企业家。

  大学毕业的时候和同学合伙创业,没想到后面竟然闯出了一片天空。

  可他从来没有把成功完全归结于自己的努力之上。

  更多的,他觉得是这个社会大环境在背后推动着、鼓动着、帮助着他们,所以才取得了这些成就。

  就像网络上流传许久那句经典名言。

  站在风口,猪都能起飞。

  这个风口,其实也可以理解为社会大环境。

  享受着社会大环境的馈赠,蒋元青从来没有得意忘形,而是更加谨言慎行,并用自己的所得到的的这些去帮助一些弱势群体。

  取之于民,当用之于民。

  蒋元青停顿了下,继续开始他的讲课。

  “那又何谓【认清自己】?也许你们觉得自己去支教还挺高尚的,是不是觉得自己过去能帮助到对方?”

  蒋元青摇摇头,嘴角弯起一个弧度,“我只想说,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家长之所以同意把孩子送到学校,无非觉得在学校待着比在外面乱跑安全多。”

  “而学生呢?也乐意暑假待在学校里,因为有同学和老师陪着一起玩,在他们看来,这些支教的‘大哥哥’、‘大姐姐’们都是来陪他们玩耍的……”

  蒋元青的话很直接,甚至直戳一些学生的内心,有些心理承受能力不行的,情绪都变得低落。

  但随着蒋元青后面的话缓缓道出,不少学生也拾起自己的信心。

  吴莹听着,眼神里光芒亮着。

  时间总是让人成长,但从来不指明方向。

  也许这次的暑期支教,会让她不再迷茫。

  她坚信。

  ps:见鬼了,回到家后反倒更加不能集中不了注意力码字,总是容易分神,唉……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