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00.第1000章只能接班_极品小农民叶庆泉宋嘉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设计规模将处理污水二十万吨,投资规模达到三千万元,其中两千万元由陵台县财政投入,其余一千万元则由这六家企业按照规模大小和排污量来摊派。

  而根据协议,日后进入制革工业园区的制革企业,也将按照此次确定的标准投入资金,用以维护和扩大这个污水处理厂的运营和建设。

  这样一个已经有些超前的污水处理厂的建成,虽然不敢说一劳永逸,但是至少在三到五年内都不需要考虑污染排放处理问题,不但可以为制革工业园区的制革企业提供环保治污支持,同时也能解决像食品工业园区的工业废水和行政、居住区的生活污水,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当然,陵台县财政也付出了大量的真金白银。

  说实话,我还真有些不愿意离开陵台县,但是自己知道,如果真的争夺到了那个常委位置,只怕待在陵台县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西江区的基础厚实,其gdp原本远高于其他区县,即便是陵台紧赶慢赶,按照目前的追赶速度,只怕也要两三年后才能有一比之力。只不过西江区原本在淮鞍市的绝对老大地位已经受到了挑战,无论是紧随其后的曹集,还是表现的咄咄逼人的陵台,都已经露出了要赶超的态势。

  西江区这两年却是陷入了困境,国有企业的不景气,加之原本属于市属企业的一些国有企业也划归到了区上,这更增加了西江区的负担,每年光是这些企业解困问题都把西江区折腾得焦头烂额,如何寻找到一个适合市情区情的解决办法,一直是西江区委、区政府努力想要做的事情。

  加上这两年区委书记张绍文与市里边主要领导的关系不睦,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成立和东江区的分离出去,又分走了西江区原本拥有的区位优势和大量资源,使得西江区更难得受领导青睐,而一些招商引资而来落足淮鞍的企业纷纷选择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东江区。

  拿西江区干部的话来说,西江区现在成了典型的‘灯下黑’,四周都是一片光明,唯独坐落在市委、市政府眼皮子底下的西江区,反而成了破落户,就连干部的奖金去年都破例比以往下浮了不少,这也引起了区里干部们强烈反应。

  这些情况都是我存了一份心思之后,逐渐了解到的,董胜利就是一个最好的密探。

  无论最后这个市委常委的帽子花落谁家,我估计扣上这个帽子的家伙,都只有去接张绍文的班。

  破而后立,固然是机会,但更多的是压力和困难,尤其是在这种老城区,又处在市委、市政府的眼皮子下边,而且旁边还有两个强有力的竞争者,一个是市委、市政府的掌中宝心头肉--经济技术开发区,另一个是气势正盛、轻装上阵,没有半点包袱的东江区。

  而西江区背上了老淮鞍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