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五十五章 莫名其妙的敲打_仕途法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眸子露出一丝不快。“坐吧。”

  郭小洲静静地在沙发上坐下,接过向左递过来的茶水,很礼貌的说了声,“谢谢!”

  静等向左离开办公室。常一丁开口道:“生活方面都安排妥当了?”

  郭小洲客气的说了声:“谢谢常书记关心,都安排好了。”

  常一丁笑了笑,“古往今来,都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说。后勤是胜利的基础和保障。我比小洲同志早来一步,对武江也是两眼一抹黑。现在等于闭着眼睛走路。”

  郭小洲不知道常一丁要表达什么意思,他不好接话,默默的倾听。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火要烧,但必须烧在点子上。新官上任,甭管你在哪个单位,总有一些人对你持观望的态度,特别是相对年轻的新官,总会有一些年龄比你长、资历比你老、经验比你丰富的“元老”们在观察着你的一举一动。”

  郭小洲一直都不露声色,从他确定调来武江时,他就制定了先期计划。这几年,他的调动和升迁相对频繁,当“新官”的经验不少,陈塔,陆安,景华,云河,一次次的新地域新人。他也逐渐总结出自己的一套经验。对于武江这个新起点,大码头,政治格局复杂的省会城市来说,他首先要完全将自己放在一个观察而不是判定的视角上。

  不论是对人还是对事。都暂时不要放在个人的角度去作判定。这样就会有一个更清晰的视角和换位思考的方位。

  武江市的复杂性,在一开始接触包元山高大伟贾石等人时就有所感受了。比如麦上行时代的嫡系人物高大伟和贾石,对他的态度就显得很“反常”。

  而今天,常一丁的态度更是带着明显的警告和敲打的意味。

  比如他话里“特别是相对年轻的新官”。年轻的新官?不就是指的他吗?

  “小洲同志,你名声在外,是搞经济的一把好手,否则,麦书记也不会执意点名要你。我呢,还是相信你的,多说几句,你应该不会见怪。我们都是武江的新官。相互交流探讨,我认为,新官上任之后,首当其冲要确保正常的工作秩序,充分发挥各部门人员的作用,要察纳雅言,善于纳谏,特别是那些牢骚满腹的“逆耳忠言”值得我们去注意。”

  “火要烧,但一定要烧在点子上,对前任的东西不要一火烧尽,有时适当的“萧规曹随”是非常必要的。”

  郭小洲有些惊讶。常一丁是从外省调来武江的,来武江前,他本身就是该省的省委常委,政府副省长。调来武江,真算不得荣升,顶多算是平调。

  这么一个外省空降的********,应该和他没有任何交集,更谈不上个人恩怨,但常一丁的话中却带着明显的不信任甚至是恶感。是担心他这个名声在外的刺头会成为一颗老鼠屎,搅坏了武江这锅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