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东林党_大明的工业革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你五体不勤,你还不相信。”

  “你要是真能把全部的土豆变成面粉,本官甘愿去乡野当个庄稼汉.......”

  话还没说完,刘汉儒赶紧把嘴给闭上了,有些得意忘形了,居然给对方留下了一个把柄。

  不过想到磨坊的产量,刘汉儒没把这句无心之语放在心上,继续说道:“孙郎中可知道一个磨坊一个月能磨多少面粉。”

  孙元化没有说话,示意刘汉儒你继续唱大戏。

  刘汉儒其实在心里挺感谢孙元化的,他一个工部的郎中,哪里有吏部兵部两部的郎中话语重。

  吏部是东林党最倚重的一部,兵部是军头们在朝廷的传声筒。

  礼部侍郎怎么轮也轮不到他,平时也没有什么简在帝心的机会,只要今天好好的把握这一次的机会,不仅能在几位老尚书心里留下印象。

  甚至有可能简在帝心。

  刘汉儒想到这里,呼吸有些急促,但他把情绪控制的很好,没有表露出来一丝,等到满朝文武的目光落在他身上,就连皇上都在看他的时候。

  刘汉儒不紧不慢的继续说道:“一台石磨一个月最多碾磨两万三千斤面粉,按照土豆的产量,也就是说一个月只能碾磨十二亩不到的土豆。”

  “就算是按照十二亩计算,你可知道顺天府有多少耕地,单单是一个良乡县就有十万亩以上的耕地。”

  “就按十万亩计算,一台石磨需要六百九十四年,才能碾磨完良乡县出产的土豆。”

  刘汉儒突然笑了笑,满朝文武也是笑了,话到这里就不用多说了。

  六百九十四年?再过九十四年,大殿内的官员也没有一个活着的,到那时大明王朝在不在还是问题。

  崇祯看向这个刘汉儒的目光,果然不一样了,倒也是个人才,能够记住良乡县有多少耕地不说,还能这么快心算出所需要的数目。

  最难得可贵的是,刘汉儒居然知道一台石磨一个月能够碾磨多少面粉,算是个能吏,比起其他满脑子肥肠的官员强多了。

  孙元化面对满朝文武的嘲笑,还是淡然的笑了笑,一点也没因为这股强烈的压迫感,出现一丝的紧张或者局促:“刘郎中说的很在理,也是事实。”

  “但是本官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不如这样,刘郎中和本官一起建言,如果本官的建言最后成功了。”

  “推广土豆的顺天府各县,建立研究土豆的县学。”

  “如果不成功,朱大使已经答应了,只要不成功,他愿意把水力纺纱机、蒸汽机、飞梭织布机这些家学拿出来,分享给诸位。”

  东林党和军头们早就眼馋这些新式机械了,但那些毕竟是朱舜的家学,如果巧取豪夺的话,就破坏了官僚乡绅们存在的根本。

  诗书传家。

  关键朱舜身后还有皇帝和王承恩撑腰,朱舜的家学还涉及了新式火器和水力钻床,那可是皇帝的禁脔,谁敢动,谁就是在找死。

  要不然东林党哪里还能耐得住性子,在这和朱舜玩些阴谋手段,早就明抢了。

  现在又有一个大好的机会摆在面前,刘汉儒不敢做主,看向了闭目养神的几位老尚书。

  东林党内部因为这件事也出现了分歧,有人眼红新式机械带来的利益,迫不及待的同意,有人出于谨慎却是不敢同意。

  西法党人这哪里是建立研究土豆的县学,分明是要在已经凿开一个小口的壁垒上,彻底撕开一个口子。

  崇祯坐在龙椅上,也在等,等东林党同意这件事,反正出于对朱舜的信任,感觉这件事八成又能坑东林党一把,

  崇祯没有半点损失,解决了粮饷问题,还能削弱东林党的实力,何乐而不为。

  一炷香过后,顾侍郎点了点头。

  刘汉儒抑制不住了出现了大喜,这件事由他主导,只要成了,获得大量利益的东林党重臣们,肯定会把三品侍郎的位置赏给他。

  刘汉儒极力克制住脸上的喜色,尽量表现的不温不火一些:“好,就这么定了。”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