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来水厂_大明的工业革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统,每个区有一个。

  每个区的中间还有一座高架水塔,通过管道和山谷里的高架水塔相连,外侧还会有大量的小管道,把清水送到各家各户。

  今年的计划,先把与水泥工厂相连的东区修筑出来。

  一个东区已经相当于一座容纳十几万人的县城了,今年能否修筑成功还是个问题,所以暂时就修筑了一套渗透式廊道给水系统。

  这一套渗透式廊道给水系统,已经很完善了,不需要进行任何的修改。

  朱舜观看的很仔细,毕竟涉及到未来工业之城的生活用水,不得不仔细:“自来水厂的这套给水系统没有问题,但还有两点你们没考虑到。”

  听到朱舜要指点了,李州桥和天才学子们赶紧拿出了炭笔和书卷,准备记录下来。

  朱舜指着已经开始搭建框架的高架水塔说道:“水质的净化和臭氧杀菌。”

  “这里是琉璃河的水源地,又没有任何的污染,算是最高级别的水源地。”

  “经过这一套的渗透式廊道给水系统净化,看似是很干净了,但是水质里还有一些看不见的东西。”

  “这个时候就需要对水质进行净化和臭氧杀菌了。”

  “水质净化倒是好解决,使用明矾就可以了,但是这个臭氧杀菌。”

  提到臭氧杀菌,朱舜也有些犯难了,不是没有杀菌的办法,只是那些办法已经达到了现在工业水平的天花板。

  杀菌主要有两种办法,一是使用高频电子装置产生臭氧,对自来水进行杀菌,还有一种是用氯气杀菌。

  现在高压蒸汽机都还没发明出来,更别说蒸汽发电,甚至是高频电子装置了。

  氯气也不用想了,工业水平能把氯气造出来了,朱舜完全可以在明朝贩卖冰箱空调了。

  不过却可以用最原始的办法解决。

  朱舜想了想,继续说道:“积薪已经在研究洗煤了,只要研究出来,就能生产出大量的煤球,开门七件事的柴的价钱,肯定会大跌。”

  “另外,煤球的买卖也会对工人们有一定的优惠,到时候要让工人们保证喝热水的习惯。”

  朱舜很清楚中华独有的喝热水习惯,是国人身体状况要比其他欧美国家要好很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建国后提高人民人均寿命的三大法宝,凉白开、抗生素、赤脚医生,热水不仅是其中的一个,还排在首位,足以见得热水的重要性。

  明朝人不是不想喝热水,只是成本太高了,一般百姓家里哪里会奢侈的用薪炭烧热水,基本上都是渴了直接喝冷水。

  出身贫寒的李州桥,提到柴薪两个字,感慨很多:“开门七件事的柴确实很重要,甚至超过了粮食。”

  “会首可能不知道,乡里间因为争夺柴,经常发生械斗,学生的一位叔父,就是死在了一次争夺柴的械斗里。”

  不过提到徐积薪,李州桥的脸上露出了笑意,对于这名京城第一才子,他是十分的仰慕。

  现在的京师大学堂在京城也是很有名气了。

  京城第一美男子薄珏,京城第一奇才黄宗羲,京城第一才子徐积薪,全在京师大学堂,想不出名都难。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