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里实业家_大明的工业革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崇祯点了点头,说了一句这事由监军王鳖永负责,显然对这个王鳖永很是信任。

  朱舜听到这个名字皱起了眉头,王鳖永可是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大汉奸,投降了满清不说,还恬不知耻的去劝山东、河南两地的劝人投降满清。

  朱舜没接触过王鳖永,不了解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但从历史对他的盖棺定论来看,不是一个好东西。

  这么一个以满清奴才自居的狗东西,还掌握了粮草辎重,不由的忧心孙传庭的处境。

  回到工人会馆。

  朱舜立即安排人去召集了所有的实业家们,站在高台上看着坐在官帽椅上的实业家们说道:“朝廷剿匪大军吃了败仗这件事,想必各位都已经知道了。”

  “本侯这次叫各位过来也没别的事情,就是希望各位能为大明出一份绵薄之力,捐些银子给正在剿匪的官兵们。”

  朱舜这一次找来实业家们,其实是为了给孙传庭募集粮草辎重,免得再出现历史上的悲剧。

  孙传庭是在朱舜的提携下才正式踏入官场,以官场上的规矩来说,朱舜相当于孙传庭的座师,对他有提携大恩。

  基本上也就被东林党认作是工业派的一员了,难保王鳖永会用些阴险手段拿捏孙传庭。

  工业革命已经造就了一批实业家了,朱舜希望通过工业革命能对历史上的一些遗憾进行改变。

  孙传庭的命运就是朱舜最想改变的历史遗憾之一。

  坐在官帽椅上的如果是东林党人,想让他们掏银子?应该是在商量怎么从剿匪所用的粮饷辎重里多剐下来一层。

  实业家们听说是要给浴血奋战的将士们捐银子,宋家第一个响应了。

  已经接下宋家家主大权的宋应升,温和笑道:“宋家的银子不多,但是可以捐献一批土豆面粉,除去冬季用来周济老百姓的粮食,大概还能拿出十一万石。”

  这句惊人的十一万石说出口,实业家们没被这个庞大的数目所吓到,只是会心一笑。

  宋家向来如此。

  周遇吉的老爹周员外前不久刚给密云县捐了几千两银子,囊中有些羞涩,难为情的说道:“这个...这个...老夫只能捐出八百两了。”

  周员外越说声音越小,说出八百两的时候声音几乎听不见了,似乎这个八百两是个多么见不得人的数目。

  东林党都在想着怎么腰斩军士们的粮饷喝兵血,实业家们却因为捐的银子捐少了感到难为情。

  站在二楼注视这一幕的太子朱慈烺,放下了手里的《伟人生平传记》,若有所思。

  朱舜今天把太子朱慈烺喊过来,就是想让他亲眼看看官僚乡绅和实业家的区别,让他更为直观的看到东林党的嘴脸和实业家的为国为民。

  接下来的一幕,给太子朱慈烺带来了更大的冲击。

  实业家们也吵起来了。

  却是在为多捐一些银子争吵。

  吵的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太子朱慈烺从小在尔虞我诈的宫里长大,虽说有母后的护佑不会涉及到那些蝇营狗苟,但是在那种环境下长大,比起一般的孩子要少年老成很多。

  太子朱慈烺很清楚东林党的嘴脸,又目睹了实业家们的为国为民,一个想法在心底不可遏制的滋生了。

  是时候建立伟人所说的暴力机关了。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