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八章 枪杆子_大明的工业革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找到东林党大儒的影子,定是怕被发现提前回去了,太子朱慈烺暗暗记下了这一次的告状,立即开始搜肠刮肚的寻找一篇经典随便对付过去。

  崇祯等了一盏茶功夫也没见太子背诵经典,只是在那愣愣的站着,瞬间被太子的不学无术的气怒了,猛的拍了一下御案:“以后不许........”

  这句以后不许去工业侯的庄子还没说完,太子朱慈烺想到了应对过去的法子,刚好开口了:“父皇,孩儿有办法可以解决军头林立的问题。”

  军头和东林党是压在崇祯头上最沉重的两座大山,东林党还好一些,只会在朝廷里面吵架不会威胁到崇祯的皇位。

  军头就不一样了,现在正逢大乱,外有建奴在边关虎视眈眈,内有闯贼不停破坏大明的稳定。

  手里掌握了大量士兵的军头,万一上演黄袍加身的戏码不管能不能成功,都会给大明带来重创。

  崇祯冥思苦想了这么多年,始终没找到解决的办法,别说是他了,就是英明神武如万历皇帝面对军头问题也是束手无策。

  突然听说太子朱慈烺有解决的办法,崇祯忍不住笑了,倒不是嘲笑太子的大言不惭,毕竟没有一位父亲会去嘲笑儿子。

  崇祯是发自肺腑的欣慰笑了,不管太子有没有办法解决军头问题,能够看到这个帝国的顽疾已经足够让他心情大好了:“说来听听。”

  太子朱慈烺不是随口说说,这是他这段时间以来从《伟人生平传记》里得来的感悟,极其认真的说了一句话。

  “枪杆子里出政权。”

  太子朱慈烺没有说出太多的话,只此一句话就让东厂督公王承恩抬起了眼皮,仔细打量了几眼太子朱慈烺。

  这个时候,内阁首辅温体仁刚好过来商议怎么处理西安府的闯贼,这位喜欢抄着袖口的富家翁,脸上常年不变的笑眯眯,真的眯起了眼睛。

  显然太子朱慈烺的这句枪杆子出政权给他带来的冲击很大,让这位内阁首辅都有些保持不住心绪,受到了很大的震动。

  作为太子父亲的崇祯,更是没想到太子能有这么高屋建瓴的见解,一句枪杆子出政权说出了历朝历代心衰的根本原因。

  崇祯脸上没了笑意,看着太子也不是自己的皇儿了,而是一位足够和皇帝正面对答的国士,正色道:“皇儿继续说下去。”

  太子朱慈烺却是忍不住笑了,对于伟人越发的崇拜了,没想到只是伟人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让身边这三位站在权利巅峰的上位者,产生这么大的震动。

  倘若是把伟人的一些经典语录说出来,还不得让他们喜怒形于色的呆若木鸡。

  太子朱慈烺笑归笑,也知道现在不是说那些话的时候,当务之急还是要通过这个军头问题掌握暴力机关。

  大明各地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了,老百姓在土豪劣绅的欺压下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才会起来造反。

  只要有一碗饭吃,老百姓哪里会放弃安稳的日子不过,跑去造反。

  所以。

  是时候进行土改了。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