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九十六章 孙传庭的求援信_大明的工业革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句,让他喊来几名美貌丫鬟端来一些茶食,先给曹鼎蛟压压饿,询问道:“鼎蛟,这次回来有何事。”

  曹鼎蛟的国字脸顿时变的有些严肃,拿出一封插着鸡毛的火漆书信递了过去:“这是孙传庭送来的一封书信,他准备在潼关卫与闯贼决一死战。”

  “只是以他不到一万的兵马,面对来势汹汹的二十万大军,实力太过于悬殊了,希望朝廷能够派遣一支援兵。”

  “京城附近能够动用的军队不少,但是真正能打仗的只有周遇吉的火器营,还有辽东边军了。”

  “火器营需要拱卫京师,辽东边军更要用来防备建奴。”

  曹鼎蛟说到这里便不说了,也不用说了,朱舜很清楚接下来的发展。

  那群擅长吵架的东林党,毫无疑问的一致推举了曹鼎蛟,让他带上几千兵马去驰援孙传庭。

  毕竟,这一次面对的闯贼多达二十万,就算是辽东督师袁崇焕还活着带上几千兵马都只有死路一条,何况是一个不怎么出名的曹鼎蛟。

  朱舜只是把大舅哥曹文诏和侄儿曹变蛟拖在了辽东,没想到接下来的发展出现了这么大的出入。

  历史上孙传庭是在黑水峪和闯贼发生了决战,没想到这一次换到了潼关卫前方的平川地带。

  这一战难说了。

  高迎祥早年是贩马出身,家乡比邻边塞是抗击蒙古鞑子的前线,民风彪悍,精通骑射。

  高迎祥招募了大批活不下去的乡民起事,手里拥有一支人数很多的精锐骑军,这要是在山路崎岖的黑水峪,倒是有可能以少胜多。

  骑军跑到山路里面,还不如步军的作用大,这要是换成了平川地带,精锐骑军完全可以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估计几波冲锋,就能冲散了孙传庭的编制。

  毕竟,孙传庭要在潼关卫与高迎祥决战,是在城外野战,不是在险固的潼关卫进行固守。

  朱舜猜测到孙传庭是要决战,忍不住笑了:“这场大战好说了,那本书也没白给孙传庭。”

  孙传庭对于战争的眼光高远,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战场了,而是放眼整个全局,甚至考虑到了很多名将都顾及不到的政堂。

  远在前线,却也算计了一次东林党。

  求援的公文是他故意送到朝廷里的,故意让东林党知道闯贼的势大,故意让他们举荐曹鼎蛟。

  曹鼎蛟虽然只有几千兵马,能够发挥的作用却是一万辽东边军都难以企及的,因为他的背后站着一群实业家。

  有了这些为国为民的实业家,首先解决了最重要的粮草问题。

  大明的贪腐问题极其严重,军械从京城运到孙传庭的手里,能够剩下三成就谢天谢地了,跟不要说粮草了。

  没有军械还能拖一拖,没有粮草,军士们只要一顿不吃就会士气低糜,甚至发生哗变,还怎么与闯贼打仗。

  总兵参将们只能想办法筹集粮草,以地方乡绅们的一毛不拔,能捐一石粮食就不错了,哪里能指望他们。

  有了实业家,军心问题就稳住了,接下来怎么打都好说。

  孙传庭看中曹鼎蛟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

  大明军火公司。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