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队伍去密云_大明的工业革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朱千石的赞誉。

  世上不是所有人见了皇帝和储君,像朱舜那般镇定,还能镇定自若的谈笑风生。

  朱玉这么近在咫尺的看着大明未来的天子,不免有一些局促不安,更多的是紧张:“朱玉,见过太子殿下。”

  太子朱慈烺是打心眼里喜欢这个能够种出千斤粮食的朱玉,笑容更浓了:“孤是你家兄长的学生,按照辈分说,还是你的晚辈,朱千石不必这么拘束。”

  一句聊家常般的拉进关系,朱玉更加诚惶诚恐了,他并没有像那些顺风顺水了一辈子的官宦子弟,来了一个顺坡下驴。

  反而是更加恭敬了:“太子殿下这边请,臣在凉亭里备好了茶水。”

  “太子殿下奔波劳碌了一路,先歇歇脚,稍后臣给太子殿下说一说密云县的情况。”

  朱舜对于幺弟朱玉的这份为官谨慎,十分的满意,这要是换成官宦子弟已经顺坡下驴的以太子自家人自居了。

  这一点是为官的大忌,太子朱慈烺看得起朱玉,才说了算是真心实意但更多是收买人心的话。

  要是真把自己当太子的一家人,可就大错特错了,留给太子很好的第一印象也就没了。

  朱舜未来是要做圣人的,就像孔圣人那样的圣人,他要做工业圣人。

  不管改朝换代多少代,都要先来祭拜他这个工业圣人。

  一朝天子又如何,只要敢对朱舜有半点的不敬,就会因为沸腾的民意从皇帝宝座上下来。

  这样才是万世长存,造就一个永世存在的家族。

  但是现在还没有封圣,朱舜在朝廷就需要有他自己的声音,对于幺弟朱玉寄托了很大的希望。

  三四里外的凉亭内。

  朱舜,太子朱慈烺,朱玉三人坐在凉亭内,郑成功等陆军讲武堂的学员们端着斗米式步枪在四周戒备,防备任何人靠近这座凉亭。

  等到太子朱慈烺喝了一碗茶水,朱玉没有亲口去说,拿出了一本记载密云情况的账本,交给了太子朱慈烺。

  太子朱慈烺放下手里的白瓷碗,翻开了账本。

  密云县以三名乡绅为首,这三名乡绅却坐拥本县七成的膏腴田地。

  这三名乡绅里又以三班六房的户房掌案为首,户房掌案刚好就住在两河村。

  大明各县县衙的三班六房小吏,三令五申了不止一次不允许‘世袭’,甚至多次打击过这种把持地方的行为。

  但就拿户房来说,需要协助知县进行地丁人口、田地丈量、钱粮奏销、杂税征收、门牌清册等等各种繁琐事务。

  当地官僚乡绅和百姓有多少田,多少地,起科多少,诡寄了多少,隐瞒了多少,只有世世代代掌控鱼鳞册的户房掌案知晓。

  知县一般都是外乡人,本地的乡绅哪里会把这些涉及身家性命的事情告诉外乡知县,知县基本上都是理不清这里面繁琐的名目。

  想要治理好地方,只能依靠在本地盘根交错的户房掌案,而这些本县土地的底细,又是户房掌案一代代积累下来的本钱。

  根本不会传给外人,只会传给儿子,还得是长房长子。

  没有儿子的,就传给侄儿和外甥,但绝不会传授给外人。

  这也就造成了三班六房的小吏,成了一代代的世袭,毕竟不管是从外乡抽调还是换成本地的其他人,都是不清楚一县的粮课底细。

  灯笔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