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_大明的工业革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落下,满朝文武终于慌了,通州城距离京城只有数十里,最多三天,瘟疫就会传到京城。

  崇祯听说瘟疫传到了通州城,心情本来应该更加沉重才对,不过看着下面慌作一团的满朝文武,心里却有一种莫名的快意。

  终于要轮到你们这些官僚乡绅了。

  作为东厂一名大档头的王承恩,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该说的东西什么时候说。

  现在,是时候说出那番话了。

  王承恩压低声音,说了一个几乎让朝堂石破天惊的消息:“皇上,屯田郎中弹劾宋家作坊那件事,确有其事。”

  “不过,根据番子们的汇报,奴发现了一件怪事。”

  “按照屯田郎中的意思,瘟疫的起因应该是宋家作坊才对,可是过去这么长时间了,大半个顺天府都发生了瘟疫,唯独宋家作坊没有发生瘟疫。”

  崇祯猛的回头,直勾勾的看着王承恩:“你的意思是?”

  王承恩没有给出一个定论,只是低声说道:“奴不敢胡乱猜测,只是在叙述东厂的谍报。”

  这件事还能有什么意思,当然是宋家有预防瘟疫的办法!

  崇祯突然站了起来,脸上的疲惫一扫而空:“快宣宋应晶。”

  王承恩声音压的很低,但今天的这个低和过去的不一样,今天的低能让大殿之下的官员听见。

  前面官员听见了,除了脸色难看的工部尚书,其余五位尚书赶紧不留痕迹的踢了一脚身后的侍郎们。

  侍郎们哪里还有半点的架子,就像是在争夺空缺的一部尚书官帽子,争先恐后的站了出来。

  “微臣兵部侍郎,愿意去请宋先生。”

  “微臣户部侍郎,甘愿去请宋先生。”

  “微臣吏部侍郎,请愿。”

  说到最后,请愿都出来,这个姿态放的真的够低的。

  崇祯现在没有闲工夫在这里跟他们扯皮,直接点了礼部左侍郎徐光启:“徐爱卿,辛苦你跑一趟。”

  “这是臣的荣幸。”徐光启说完这句话,快步离开了皇极殿,赶往东厂的私狱去请宋应晶。

  希望没被折磨死。

  徐光启来到了这处堪比十八层地狱的东厂私狱,嘴角抽了抽。

  宋应晶一家子哪里是囚犯,分明就是大爷。

  好酒好菜的伺候着不说,东厂番子们担心宋应晶一家子在这里闷坏了,还专门请来了昆曲戏班给他们一家子解闷。

  旁人要是看到这一幕,肯定以为自己在做梦,徐光启知道一些内幕,也就理解了。

  宋家的两个小辈宋士慧宋士意可是朱舜的弟子,还是敬过茶送过束脩的师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书先生。

  在东厂番子眼里,朱舜是谁?

  那可是东厂王公公的挚友,听说朱舜每次去王公公的宅子,都是用最好的蒙顶茶招待,就连王公公的菜户都出来亲自接待。

  当初,有个在底层干了一辈子的番子,就因为冒险给朱舜传递了消息,第二天就提拔了小档头。

  谁还敢不伺候好了。

  宋应晶捻起一枚六芳斋的桂花糕,刚要放在嘴里,看见了走进私狱的徐光启,心底有了笑意,果然和朱先生预料的一模一样。

  徐光启看着自己平时都舍不得吃的六芳斋糕点,一盘盘的摆在老虎凳上,竟是忍不住有些想坐牢了。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