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99章 邓子龙_万历新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社会。因为偶然的机会,冒充四川军户刘显的名字从军,因为作战勇猛还敢送礼,竟然干到了总兵。

  如此以来,和他关系好的军界圈子如何称呼他就比较难,大伙知道他姓龚,叫他刘帅的感觉就非常怪,有点见外还有点侮辱人的意思。但称呼他为龚帅则更打脸了,刘显顶着刘显的名字活了大半辈子,所有官面上的档案记录都是刘显,你叫他龚军门是要哪样,嘲讽我龚·刘显·惟明大帅当年是逗比吗?

  刘显也很无奈,还不敢请示朝廷过了明路。因此和他相熟的都称呼他的字“惟明”,下属称呼他军门或大帅,就算不太庄重也没办法。

  此际听邓子龙说有封侯之望,他更加郁闷了。心说我他么一个姓龚的,给刘显家光宗耀祖算哪门子事儿,还不如玩三光抢财宝花差来的实惠——这一路上随军锦衣卫如影随形,可把刘显憋惨了。

  因邓子龙字武桥,号大千,刘显就说道:“大千,皇上让我等做的几件事,可没有灭国一说。如此大国,焉能一战而灭?新军万人,灭国之后千万之众如何统领?各大小城池还要分兵把守,如同撒胡椒面一般,恐后续乏力也。再说,擅变庙算而争功,也犯忌讳。”

  邓子龙听了,捻了捻颌下短胡子,笑道:“大帅不必担忧此节,打勃固也不在今年。”见刘显满脸疑惑,邓子龙解释自己的战略道:

  “吾听俘虏的东吁大臣讲,莽应龙临终高呼岳凤,传位于莽应里。莽应龙把本钱折个干净,莽应里仓促之间,能聚起几多兵马?明达锡手握大军五万,甘心把国主之位想让给他的哥哥?只要稍加挑拨,东吁必将战火纷起。”

  刘显一听,眼珠子差点凸出来。心说小白脸子,坏心眼子,古人诚不我欺!听邓子龙继续道:“如今东吁能战之兵,还有木邦一部,听俘虏讲,因罕拔答应给莽应龙断后,莽应龙才放心南归。而我们追击他时,可没见到木邦兵马——足见罕拔为人如何。”

  “如今看来,罕拔都没用和我们接头,轻松就把莽应龙给卖了!这也是个不安分的主儿。我们先不忙挨个打他们,免得四面受敌,且先让他们三国演义甚或草头王混战,打出狗脑子。”

  邓子龙指着大案上的地图道:“西南形胜,无过于蛮莫者,此四通八达之地,咽喉锁钥之处,只要我们屯兵此处,先让他们打个两年。待东吁民不聊生的时候,我们堂而皇之吊民伐罪,解民倒悬,如同摘下一个熟透的果子一般,灭此大国有何难处?而且——面子、里子都有了!”

  刘显一拍大案,大吼一声道:“妙啊!你我立即联名上本,让朝廷同意此议。事若成,三五年后,我朝西南无夷患也!”

  注1:刘大夏烧海图这件事被广泛记录于明朝诸多古籍之中,诸如陆树声的《长水日抄》、严从简的《殊域周咨录》等等,都有记录。但是这些记录都有一个共同点,里面只提到刘大夏“藏匿海图并威胁焚毁”,没说他真的烧了。

  记录非常一致:成化年间,有人想效仿永乐朝郑和下西洋的旧事,到兵部找海图资料。时任兵部侍郎的刘大夏就提前找到海图给藏起来了。而且说三宝太监下西洋是弊政,我们身为臣子应该劝诫皇帝。那些资料虽然还在,但是反而应该毁掉。追究它的下落有什么意义呢!

  也即是说,即使是说他私藏海图的古籍,也根本没说他把这些海图给烧了。更关键的一点:这件事情,只见于这些民间记载,不见于官方任何史料。

  要知道,在那个时代,刘大夏的这个行为是非常正面的,值得大书特书的。为什么史官不记载下来呢?明清两朝官方史书为刘大夏作传的时候不采纳这个事例的态度,就昭示了相关笔记的谬误。

  与之相反的是,汪直当年想攻伐安南,到兵部去找相应的档案,刘大夏这次是真的把安南资料全给藏起来了,并且认为一旦攻伐安南,西南全部糜烂——对于当时的情况来说,应该算真知灼见。这件事,在所有关于刘大夏的史料中全记,包括他的墓志铭。

  综上,在这里给刘大夏平个反。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