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5章 大夫_万历新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了两个村庄的轰动。跌打损伤、头疼脑热,跑肚拉稀、月经不调诸般症状的男女在霍家祠堂排起了一个小队伍。看热闹的更多,把祠堂站满了,在冬日里闲的发疯的群众们总算能看到一个村外的人,听一听外面的消息。

  霍家出了两个男丁,两个妇女维持秩序,帮着将诊金整理好装袋子。诊金多数是铜钱,也有碎银子,但更多的是土特产——榛蘑、松子、狍子腿之类。

  诊金中也有少量的貂皮、鹿茸和山参等。不是村民不知道这些东西的贵重,而是出于对医生救命之恩的感谢和尊重。

  霍老栓得的什么病陆圻也不清楚,他决定写封信给大宁的老师问问。这老师比陆圻要小好几岁,是京师医学院的毕业生,而陆圻则属于大宁每个镇上都有的赤脚医生,乃是这个医学生的再传弟子。

  陆圻只会把九种最简单的脉象,也不会手术,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半吊子。但是他能用听诊器判断肺炎,懂得基本卫生和消毒知识,会做胳膊脱臼后的复位、尺桡骨、胫腓骨骨折的正骨和包扎。另外他还背会了一百来个药方,能够根据村民对自家病情的描述将这些药方开出去——倒也没吃死过人。

  就这样,他成了方圆百里之内最受尊重的人。娶了一个漂亮的女人做老婆不说,还住在三十里堡镇上最豪华的房子里——这里的人谁也不知道,他曾经是一个京师的混混,在万历元年严打的时候,被发配来了辽东。

  陆圻永远感恩自己的父亲,是他用大棒子逼迫自己认字、读书,否则绰号“二扁头”的自己早就死在这片土地上了,更别说能够被官府选中,成为一名赤脚医生。

  这“赤脚医生”是皇帝的德政,医学院毕业生用统一教材在各地进行培训并实地教学,学习加实习总共一年。所有培训费用,由皇帝内帑支付。当然,除了大宁、广西等省有少数几个地方,好像也没有哪个地方官找皇帝报销过这笔钱,稍微有点办法的都是以皇帝的名义号召本地乡绅孝敬了。

  钱不是皇帝出的,好名声却让皇帝担了,拿钱的人心里也不觉得不舒服——这绝对是最积德的善举。而且,平日里要巴结知府、县令,也要老爷们瞧得上才行,若家里没有个出类拔萃的读书人,你光有钱也没有地方官愿意搭理你。

  二扁头陆圻因为识文断字,既没有做奴仆,也没有上战场,在辽东总兵辖区内做了好几年库兵。他原以为自己能等到大赦,却没想到皇帝不按理出牌,就在辽东扎下根了。

  他后来以为自己这辈子能一直当库兵,没想到辽东军改之后,他的配军身份却让他丢了饭碗。幸亏在当库兵的时候他腿脚勤快,嘴巴还甜,库大使王琰很喜欢他,有些私密的事情都安排他干。

  等他下岗了,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