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59章 源头_我在六朝传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莲教内,供奉的最高是圣母,然后便是弥勒佛。

  诸葛亮端起茶来,轻轻啜了一口,道:“那就不得而知了,占卜这东西,只能算个大势,具体细节是无法算的。”

  “不管他了。”李渔很心烦,白莲教在这个时候出来捣乱,让他有些生气。

  他李渔是在为人族争取权力,避免人成为神豢养的奴畜,这个时候身为凡人,白莲教却要出来捣乱。

  有什么事,就不能打完之后再闹么。

  这个时候闹,李渔很自然把他们归结到天庭的走狗上了。

  不过李渔这种心态,纯属是角度问题,他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好像是为了人族而战是最光荣的,但是却没有俯下身子,去看看底层百姓。

  滚滚车轮向前,固然是令人可喜可贺的,但是车轮下碾死了多少的弱小生灵?

  他们也有家人,也有渴望,也有梦想。

  在巨型组织向前的时候,不是每一个掌舵人,都有向后看、向下看的心。

  这种区别,把掌舵人分成了:伟大和能干两种。

  前一种是很难达到的,李渔就是暂时没有达到,他知道有人达到过,所有人都很怀念那个人,但有时候也会忘了他。

  白莲教究竟算是什么?

  这绝对不是一个可以随意用一个词概括的。

  诸葛亮看向李渔,这个年轻人在大魏,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改革。

  诸葛亮对那次改革的关注,是出奇地高,他一度派出了蜀汉半数的斥候,前去探查。

  诸葛亮看到曹操的举措后,曾经失眠了很多天,他在心底给李渔这个人,再次打上了个问号。

  可是今天用白莲教来试探他,却没有得到自己想象中回答,难道是自己看错了?

  诸葛亮不知道的是,他没有看错,李渔有时候的灵光一闪的伟大操作,不是他个人的,而是前世学习到的。

  所以在很多时候,他看李渔的眼光,就出现了偏差。

  这次李渔即将去直面白莲教,又是一个机会,看他会如何来解决。

  若是用武力的话,白莲教众虽多,但是却未必能占到便宜。

  若是李渔决定彻底绞杀他们,那么六朝的铁骑,会无情地镇压这场叛乱。

  而且无须动用太多的兵马,那些对抗天庭的,最精锐的兵马,甚至可以不用出动。

  六朝并立到现在,他们各自都积蓄了强大的战备,或许是为了用来打内战的。

  六朝联盟的建立,释放了这一部分力量,让各国都有充足的力量来调动备用。

  李渔站起身来,他想了一下,觉得自己还是要先了解白莲教。

  他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依然冷静地去想,能不能把这一支人马,也团结过来。

  目下局势已经非常清楚,最后的决战,如同箭在弦上,不知道哪一刻就降临了。

  诸葛亮说道:“六朝的斥候,已经去寻找那个白莲圣母藏身地,你要解决这次的叛乱,最好是从源头下手。”

  李渔点了点头,心中很是认同,从根源入手最大的好处就是快。

  历次的白莲之乱,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人多。

  人山人海,全是白莲。

  若是从那无穷无尽的白莲信徒去剿灭,那么基数实在是太大了。

  现实有点事,码字不方便,手机强码了一章,会尽力早点恢复更新。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