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3章 三局两胜_1991从芯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他做了针对性的了解。

  譬如,她原本只是因为觉得苏远山这个人很神奇,远芯很有前景这才答应过来帮忙的。到了嘴里,却变成了她看到祖国落后,愿意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又譬如,聊起苏远山的时候,她说苏远山父子俩两个都是纯粹搞学术的,都身家亿万了,苏星河教授还住在学校的老宿舍里面。

  苏远山平时更是,从来都是吃食堂,而且穿衣很没品位,地摊上的衣服都随便买之类……

  听得张汝金哈哈大笑。

  作为一个清教徒似的基督徒,他很喜欢苏远山这种毫不奢侈的生活态度。(注:《张汝京:信仰的力量》可以看看。)

  “真希望您能到沪市来主持晶圆厂的建设。”陈静微笑道,两个甜甜的酒窝额外好看。

  张汝金没有半点的犹豫,也笑着回道:“如果真能能够成功合作,那我一定全力以赴地争取。”

  “但如果合作不成功呢?”陈静偏了偏头,她和老张的会面完全私人形式,因此早已放下了远芯CEO的做派,是以谈话也大胆了不少。

  “那……”张汝金沉默了。

  自从接到苏远山的电话,说要等到他回德州之后才会访问德仪之后,实际上苏远山的这一次西边之行的日程,便主要是和他敲定的。

  这充分说明了苏远山对他的重视。

  虽然在新加坡建厂,张汝金却没有停止关注过双方的合作。甚至他也想过,如果和德仪合作不成功……那远芯要怎么建厂?

  远芯钱不缺,缺的是技术和建厂的人才,或者说,人脉。

  晶圆厂这一行干到现在,已经不是一二十年前那种随便捣鼓几台设备组成个流水线,然后几个工程师加个班,熬几个夜就能搞定一套工艺的时代了。

  随着制程越来越高,工艺越来越先进,技术也逐渐倾向于垄断。而各种技术,分别掌握在不同的晶圆厂和不同的人才手中。

  现在远芯没有这个人脉,想要建晶圆厂,只能走以往的引进+培训熟练操作工的路线。但那样一来……又不过是一个华晶而已。

  而如果由自己建厂,自己就能真正带出一批可以研究制程、研究技术的人才来,而不是熟练工人。

  这时,房门被叩响。

  圣光峰出现在门口,笑道:“打扰二位了,张博士,总裁那边请您过去一下。”

  “哦,好的。”

  张汝金先对陈静歉意的一笑,想了想后问道:“是什么事?”

  “大概……是外派沪市。”圣光峰看了陈静一眼,含笑道。

  陈静对圣光峰还以微笑。

  然后她不留痕迹地握了握拳。

  *

  “终究还是做了选择题。”

  飞机重新飞上天空,苏远山闭上眼,很是有几分遗憾。

  “其实已经是很伟大的胜利了!”陈静见他的模样,笑着安慰道:“三选二,我们其实已经赢了两局了。”

  “主要还是对面商务部很过分。”苏远山揉着眉心:“等老子搞出……非得让对面商务部来跪着求老子!”

  “噗……”陈静笑出了声:“你还留了后手的,不用担心。”

  现在苏远山还是选了8英寸,微米。

  但拿到了张汝金。

  就等真正晶圆厂落地后,就有微米的可能了。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