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209章 陈建国的决心_1991从芯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外发过什么论文了?

  但苏远山不一样,苏远山一直都窜掇父亲,一定要投论文……他还不光窜掇父亲,还一直窜掇几个师兄也要往国外期刊发,哪怕是影响力不那么大,也得发。

  这谈不上什么要“让外国人认可”,而是影响力。

  于是苏星河教授便投了——先改了一次,然后在寄出16位单片机的样片之后,一次通过。

  “爸,你不知道……这真的是国内半导体,乃至国内科研界的一大步。”

  苏远山深深地吸了口气。

  ISSCC(国际固态电路会议),号称是芯片设计中的奥林匹克,它只发布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最高水平的成果。

  此外还有JSSC(IEEE固态电路期刊)——算是对ISSCC的扩展补充,两者的影响力和价值是等同的。

  要上去的条件很简单,二选一或者二选二。

  最牛逼,创造性。

  Thebestand/orthefirst。

  这也意味着,16位单片机以及采取的家主

  要知道,国内是直到2005年了,才有第一篇诞生于大陆地区的ISSCC论文。

  而此后的十几年中,每年的数量平均下来也就一篇。

  而且有过经历的苏远山知道,国内的科研界在90年代之前,基本上都和父亲一样,只管埋头猛搞,然后参加国外什么会议都是抱着“见识”“学习”的态度去的。

  直到90年代中后期,大批的海龟学者回国,这才慢慢开始整体拓展视野,从而积极拥抱国际科领域,积极刊发期刊,然后建立完善了今后的论文制度。

  而且这片ISSCC的主要意义还在于:这表示大陆从一个被“制裁”的单片机盲区,已经走到了国际先进的水平。

  ……

  又和父亲闲聊了几句后,苏远山挂掉电话,坐在沙发上呵呵笑个不停。

  “感觉比你自己发表了论文还开心。”周小慧抿着嘴,在一旁打趣道。

  “那是,我爸都多少岁了?还能刚出成果。”苏远山颇有些自豪:“嘿嘿,不过也有我的功劳。”

  这句话周小慧就不知道怎么接了,只是笑了笑。

  苏远山抓起手机看了眼时间,吩咐道:“今天就到这吧,明天早上八点起床,九点我们准时出发。”

  “好。”周小慧应了一声,开始收拾文件。

  第二天,两人由远众的司机载着再次前往科技园。

  上午,苏远山和张汝金单独交流了将近两个小时,吃过午饭后,他又和圣光峰,意大利人阿尔齐德等分别交谈了一番。

  勉励当然谈不上,只是他作为远芯的实际掌控者,对这些不远万里来到沪市得人,要表示出足够的诚意和重视。

  下午,苏远山谢绝了张汝金要送他出厂的要求,只由陈建国陪着他走出厂区。

  ……

  “小山,我不骗你。要从铝换到铜,真的不是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