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92章 抓住三点_1991从芯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朱挺起来了啊。”坐在陈静办公室内,段勇平冲苏远山呵呵笑道,言语中颇有些感慨。

  苏远山含笑点头。

  他也对朱元新今天的表现很满意——坦白说,就算是他,也没有朱元新考虑得这么精确——毕竟他比较侧重于营销和市场这两个部门。

  但朱元新提出的方案完全没有考虑市场营销,而是直接从应用和生态上进行拓展……

  这就很了不起了。

  然后他便想到了,当初执行董事会开组时,陈静力荐朱元新的情景。

  当时陈静说朱元新拥有极高的视野,苏远山还不是很相信,但这么些年下来后发现,老朱确实没有辜负陈静的推荐。

  “不过知易行难,而且我们过分依赖朱雀芯片也不是个事。”苏远山笑过之后又微皱了一下眉头,正色道:“我们不应该只有一个麒麟团队。”

  陈静微微点头,然后反问道:“平板电脑未来的市场规模能有多大?”

  “这谁哪能知道?不过如果真如老朱说的那样,我们能够推动全球学校、学生利用平板电脑进行学习……那这个市场每年上千亿肯定是有的。”

  “那还等什么!”段勇平马上道:“直接成立。”

  “嗯,那肯定值得成立。”陈静也毫不迟疑。顿了顿,她笑了起来:“好像我们是唯一一家涵盖了目前所有主流芯片的半导体企业?”

  段勇平点头:“好像是。”

  “不是……DSP我们还差一点,目前我们基站还是用的德仪的DSP芯片,我们的DPS芯片只能用到其他次一点的场景上。此外FPGA芯片此前我师兄有个团队在搞,任重道远不说,YX架构一分出去,结果团队也带跑了……国内的熊猫和华威虽然搞了几年,但比起国外一线还是有点差距。”

  苏远山说着叹息道:“任重道远啊。”

  “你这话说的,哪能谁都全部第一啊……”

  “哈哈,也是哈……”

  三个人又闲聊了一会后各自返回办公室。

  然后苏远山刚回到自己办公室坐下没一会,手机铃声便响了起来。

  “教授,我们的试验可以做了!”

  电话中,传来文莱顿兴奋的声音。

  苏远山一怔,马上大喜道:“设备搞定了?”

  “嗯!我和超准备去霓国工厂亲自验收一下……”

  苏远山毫不迟疑地点头:“嗯,去吧去吧,找你师姐帮忙你们安排机票。”

  又叮嘱了几句后,苏远山挂了电话,深深地吸了口气。

  自己这两位博士生,已经在自己手下呆了快两年。

  说他们没学到东西,没成功,那自然不对——自从国家级凝聚态实验室成立之后,他俩已经自己找课题并带着今年的新师弟完成了一篇漂亮的关于石墨烯与硫离子相结合的论文——这算是他们师姐看他俩“可怜”,没事干,给他俩顺手安排的“任务”,以防他俩“毕不了业”。

  甘小雨一直在做石墨烯电池方面的研究与推进。

  但就搞一篇论文,然后再顺着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突破方向呆在凝聚态实验室里度过跟着苏远山的五年……这显然不是拜入苏远山门下这几位博士生的追求。

  要知道,他们本就是佼佼者。

  特别是文莱顿,作为苏远山的第一个慕名而来的、牛津大学毕业的国际生,他如果只混了博士名头回去,无论对文莱顿,还是对苏远山,都不是什么好结局。

  因此,苏远山才会让他们两个考虑超低温下多层石墨烯的性质。

  只不过之前一直受限于超低温下试验设备的不足,空有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idea却无法验证。

  现在……

  “我就不信,魔角出了,你们还能拦我。”

  苏远山眼角瞥向一旁的杂志——上面有今年的诺奖名单。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