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8章 上尊号_大清弊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尊号?朱天保一楞,为帝王请上尊号可是朝廷大典,也是朝野上下一大盛事,因为对于一个乾纲独断、至尊无上的帝王来说,权力和地位都已经臻于巅峰,无可再增,要想称颂,唯有‘上尊号’,这也是扩大帝王政治威望、提高其历史地位的唯一方法,而且也具有重大的象征意义。

  稍为犹豫了下,朱天保还是鼓起勇气说道:“太子爷,平三藩,收台湾,平定噶尔丹,以及皇上五十圣寿之时,王公大臣曾经先后四次上书祈求皇上就尊号,可皇上都已经明确的拒辞不受,并且还严厉呵责,这事,还请太子爷三思。”

  “呵呵,这你就不懂了。”胤礽轻笑道:“皇阿玛不接受那是另一回事,呵责也好,责罚也罢,不过是前人撒土迷后人眼。但若是臣子们就此不请,可就是态度有问题了,正所谓唱戏要唱全套,那能半途而废呢?今年不仅要请皇阿玛就尊号,而且必须广为宣传,发动所有有上书资格的臣子上表祈求。”

  一连两天,张鹏翮回府后都是闭门谢客,拒绝接见任何官员,这不仅让一众想烧十四爷热灶的官员大为郁闷,也让太子、老八他们万分惊讶,老十四这是唱的那一出?公然高调自立十四党,却又不吸纳成员聚附人心,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康熙闻知这一消息,也是一楞,稍加琢磨,便自语道:“这个老十四,还真是有意思,给三分颜色,他就敢开染铺,竟然还赖上朕了。”

  三月初一,康熙在畅春园发出上谕:督抚大臣办事,当于大者体察,不可刻意苛求,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治天下之道,以宽为本。若吹毛求疵,天下人安得全无过失者?赵申乔任浙江巡抚时民多怨之,后任湖南巡抚,大小官员无不被参,岂一省之内无一好官耶?总之,为大臣者不可轻率参人。明特臣工;不能秉公颠倒是非挟讐弹劾,此风不可不戒。夫官之清廉只可论其大者,今张鹏翮居官甚清,在山东兖州为官时,亦曾受人规例。张伯行居官亦清,但其刻书甚多,刻一部书非千金不得,此皆从何处来者?此等处,亦不必究。两淮盐差官员送人礼物,朕非不知,亦不追求。盖惟愚民为不可欺,居官之善与不善,到任不过数月人即知之,故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意即天意也。

  此道上谕一出,一众大臣敏锐的嗅出了康熙这是回应去年各省的督抚之争,督抚弹劾之风,仍是要坚持以宽为政的宗旨,各省督抚弹劾之风登时大为收敛。赵申乔、张鹏翮、张伯行三名最近风头正盛的清廉大员被点名,也让一众大臣猜疑不定。

  太子胤礽却借着这个机会谴人四处联络在京的一众王公大臣准备去畅春园祈求康熙就尊号,在京的诸王、贝勒、贝子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