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84章 出路_大清弊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富宁安四人今日前来觐见,既是陛辞,也是来探听虚实的朝廷赈灾历来是工部和户部的事,也自有一套相当完善的程序,但此次赈灾贞武却将刑部和都察院的两位主官拉了进来,而且别出心裁,抽调大量的国子监监生奔赴各府县监督。

  四人都是心知肚明,贞武登悳基改元便恰逢大灾,倍加重视乃是情理中事,另外,如此大张旗鼓,未尝没有借机立威的意思,甚至还是借机更换北方各省大员的想法,这次赈灾不是贪不贪的问题,而是如何提高效率,表现平庸的怕都逃不过丢官罢职的现场。

  历来赈灾皆是美差、肥差,但他们四人此番总揽赈灾事宜,却是份苦的不能再苦的差事,不仅苦,还要得罪人,康熙历来对江南极为重视,派往两江、湖广、闽浙一带的都是操守好,清廉的官员,北方各省的官员,特别是府道官员则大多是旗人,其中不乏皇族宗亲、王公勋贵的门人家奴,一趟差事下来,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人。

  见贞武不再发问,富宁安便躬身道:“禀皇上,赈灾救荒,赈济、调粟、抚恤、安辑皆须齐头并进,赈济历来以赈谷、赈粥为主,以赈钱、工赈为辅。调粟,历来则是以移民就粟为主、以移粟就民、平籴为辅,奴才冒昧,不知赈灾钱粮何时到位,奴才们下去开仓放粮、赈粥方好筹划。”

  贞武略一沉吟,便道:“前期自然是以赈粮为主,南洋、上海首批赈粮月底便可至天津,两江、湖广漕粮在四月便能进入河南、山东境内,若是接济不上,快马飞报。再则,移民就粟易生混乱,况且也仅只是春旱,尽最大能力移粟就民,交通不便之地征用驻军马匹。至于银钱,各府县皆有‘四大恒,分号,就地拆借,一律使用银票有囤积居奇者,杀一儆百。”

  听的月底便有赈粮,而且可在‘四大恒,拆借银票,富宁安四人登时都放下心来,有钱有粮,这差事可就容易办了,四人忙躬身领旨。

  贞武微一沉吟,便道:“历来遭灾京城皆是流民汇聚之地天津有海河改道的以工代赈工程京城自然也不能少,诸臣工议议,京城有何工程可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可谓是赈灾救荒的必用手段,一众大臣亦是早有考虑,听的贞武问起,张鹏翮便躬身道:“通惠河乃通州至京城的主要水上通道,年年皆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疏浚,如今天旱水少微臣奏请彻底疏浚通惠河。”

  嵩祝则躬身道:“奴才奏请增加京师或是通州仓a。”

  胤禩紧着道:“臣附议,日后南洋、澳洲开拓才来,必然会有更多粮食北运京中、通州确有必要扩大仓a数量,另见大仓亦无不可。”

  胤祥亦躬身道:“京师内外火器营平日里训练不便,臣请在城外新建火器营,将内外火器营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