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64章 防与治_终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眼通红,缓缓走着,一路抬头看着各处,仿佛怎么都看不够一般。

  “大帅……”

  “杨公快请起,不必激动,坐。”

  “大帅啊。”杨果由李瑕扶着缓缓落座,“可记得当年……当年大帅之言语,记忆犹新……国强而民不受辱、民强而国不受侮。”

  “记得。当年杨公赋词‘一杯聊为送征鞍,落叶满长安’,今年秋,又可见长安落叶了。”

  杨果登时便落下泪来。

  老人如小孩一般拉了拉李瑕的衣襟,抹泪道:“近来据陇西、据关中,太多话想与大帅聊一聊,可大帅忙啊,我也忙……”

  李瑕语气有些像是在哄他,道:“是,近些年或是形势危急,或是时机难得,都太赶了,没好好与杨公聊聊。忽必烈称帝时,我便担心杨公心中懊悔,但好在,没让公等太久吧?”

  杨果连连点头,道:“不久……不久,回想当初开封情境,仿佛转眼之间。”

  “至今思来,当年杨公做此决定不易。”

  杨果感慨不已,喃喃道:“若有朝一日,能看大帅承得天统,我不枉此生矣。”

  说完这一句,他才放开李瑕衣襟。

  “会的。待稳固了关中形势,也可不似以往那般匆忙,那时我多陪杨公聊聊。”

  “好,好……”

  杨果抚着椅靠,好一会方才稳住心神。

  两人遂谈起正事。

  “想请杨公在关中招揽些人才,充实官吏,而非等宋廷派人来。”

  说到宋廷,李瑕沉吟道:“眼下时局,很微妙,收复关中不上报,我们沾不到宋廷的好处,兵马、钱粮、人才,样样皆无,却唯独借了宋廷的名义。”

  “然而,宋廷的名义在关中未必好。”

  “士绅百姓不知宋廷实力,心存着畏惧,这算是一个好处。但抵触有,怕还不小,也幸而有刘家的威望镇着。”

  杨果道:“大帅恕罪,说句心里话,如我这般的金国遗民,对宋廷之抵触怕是远多过于畏惧。当年宋廷联盟蒙古灭金,于关中百姓而言,这灭国之仇宋蒙等同……”

  世代生活在金国的人们,视宋朝如仇寇……李瑕能理解,但确实很难代入,默默听着。

  杨果道:“仇恨相等,然而畏惧却不等同,关中百姓畏惧蒙古远甚于畏惧宋廷,甚于百倍而不止,尤其是端平入洛之后。而关中归蒙古治下已二十五载,一整代人呐!近年,又有商孟卿、廉善甫等人治理,今岁忽必烈又称帝建号……”

  “我明白。”

  杨果摇了摇头,叹道:“大帅说‘微妙’便在于此吧?若不请宋廷调兵调钱,在关中沾不得宋廷的好,反而是沾了宋廷的坏。”

  “照士绅百姓的想法,只怕是‘这宋军又来了,会像当年一样被赶出去’。”

  “不错,借刘黑马之势,好处大,坏处也有。”杨果道:“宋廷太弱,弱了太久,照不知情人看来,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