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山海经的第八点想法:天之处刑者_蓝白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古人寥寥数笔,一股不屈意志便跃然纸上。

  这也是刑天唯一的记载。

  这个记载,我还是比较相信的,因为延续了山海经一贯的冷酷文风。

  对于刑天的如此表现,没有任何赞扬,或对其原理的描述。

  刑天为何断首还在那舞呢?是不是猛志固常在,顽强不屈的意志支撑着他?没写,没提,没有暗示。

  这就对了!鬼知道他心里想什么?

  相比起来,夸父那里提了一句‘夸父不量力’……就让我感觉不客观了,明显是后人加工了的。

  山海经大部分的记载,都是冰冷直抒的文字,一种非常老实的文风。

  刑天这段,较为符合。

  内容很直白,我想不用翻译也看得懂。

  唯一需要解释的,就是里面一些特定文字的含义。

  不同时代,文字有不同国情的含义。

  与帝至此争神,光这一句话,就有无数种解释。

  帝不必说,我前面聊了那么多帝,帝就是天下共主。

  那么神呢?

  很多主流学界的专家,在解读山海经时,都认为帝,就是神,是华夏人民对于天神的特称。

  这显然是不对的,我反正不认可。

  我之前解读时候说过,山海经是个严格分类的历史地理书。

  他是我认为人类最早的使用了分类学的著作!

  是人、是神、是山、是水、是兽、是鸟……作者都一一分类好了,不管对不对,他至少按照他的理解分类了。

  无比冷静地记录,就像是学术报告一样,你们单看五臧山经,一山连着一山,每一山有什么,都清清楚楚,格式严谨!

  这是我解读山海经的一大利器,因此我知道精卫就是个鸟,既不是神,也不是人。

  尊重这种格式化,这种分类原则,这种古人的仪式感,是我解读山海经的基石。

  我曾说过,山海经中的神,也许并不是我们现在的含义,至少要复古一层,不可能跟现在的含义完全一样。

  当时说以后再解释。

  现在可以解释了。

  山海经里,充斥着大量的‘有神’、‘有神焉’这样的分类。

  比如:“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烛龙。”

  这是个典型的,分类为神的存在。

  老规矩,解释神,先追溯它最古的含义。

  而最古的含义,我们就得看甲骨文。

  金文是西周的文字,甲骨文是殷商的文字。因为我国是象形文字体系,所以一脉相承,且能从象形中理解含义。

  那么甲骨文的神,怎么写呢?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那个字是‘电’。

  你们可能要说,不是说神字吗?怎么扯电呢?

  然而没错,甲骨文里,这俩是同一个字!

  象形来看,就是一道闪电!

  ‘??’大概就长这样,一个反向S,我实在是打不出来了。

  总之就是电字,它也确实被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